投资者首先是因为没有意识到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性,或者说不想进行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跟我们之前提到的“过度自信”有关。投资者每次决定买入某只股票的时候,都自认为已经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比如从亲朋好友那里听说了很多关于这家公司的小道消息或是刚刚和这家公司的高管或员工吃过饭,得到了一些利好消息等等),对这家公司已经非常了解。他们坚信自己买人股票后一定会赚钱。总之,投资者对于自己所获得信息的正确性和自身的投资能力都深信不疑。而恰恰因为投资者在每次投资前,都坚信自己会盈利,反而忽视了通过多元化投资来防范股价下跌的风险。
令人遗憾的是,在交易过程中,投资者之前的信念和信心,往往被现实压得粉碎。比较好的情况是,股票在买入后价格上涨了。这时,散户就会开始纠结:股价是不是见顶了呢?应该什么时候抛出呢?我们对于散户投资者投资业绩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人过早地抛出了浮盈的股票,以至于他们不能充分获得这只股票上涨过程中的回报。
更难办的情况是,股票在买入后价格下跌了。这时,散户投资者往往会表现出我们提到过的“处置效应":即虽然赔了钱,但是投资者集中投资的另一个原因是,对某只股票或者某个行业比较熟悉。人喜欢规避损失,也喜欢规避不熟悉的环境和不明确的信息。因此投资者就会尽可能寻找自已比较熟悉的投资标的和投资机会。虽然这既限制了自己的投资空间(有悖F多元化投资的原则)又不能保证更优异的业绩(这一点得到了世界广泛数据支持),但是大多投资者仍深信投资于熟悉的市场、板块和企业是比较可靠的投资方法。
大家都知道投资界有一句名言叫“投资那些你熟悉的东西”。股神巴菲特将这句话升华为“只投资那些我看得懂的东西”。所以在互联网泡沫的时候,巴菲特没有投资任何互联网的股票,这在几年后被证实是非常明智的。
投资者倾向于投资自己熟悉的东西。美国有个机构叫投资公司研究院(ICI), 类似于国内的证券投资协会或者基金业协会,是基金行业自发组成的.个自律性的协会,主要负责做资产管理行业调研和分析行业发展情况,希望更好地了解投资者,同时帮助整个行业更好地发展。
ICI每年会对全美投资者进行一项问卷调查。研究者在其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让投资者根据熟悉程度对各类不同的资产进行排名。结果显示,他们最熟悉的是本公司的股票:紧接着是基本上没有任何风险,但收益率也较低的货币市场基金,之后依次是政府债券、其他债券、稳定价值的股票、国际或者全球股票,最后是平衡型的基金。投资者根据对投资产品的熟悉程度按从I到5进行打分,最熟悉的类别(例如本公司的股票)大概能够得到3.5分,相对陌生的类别(例如平衡型基金)大概得到2分,反映出投资者对不同类别的金融产品其熟悉度是有很大差别的。
此外,ICI还做了另一个分析,他们让投资者对不同类别资产的风险水平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投资者认为风险最大的是国际或者全球股市,其次是美国股市,再次是本公司的股票、平衡型的基金、货币市场、债券、稳定价值型的基金,风险水平最低的是美国国债。
然而,稍加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投资者的这种判断有悖于最基本的金融学原理。投资最重要的原则是分散风险,俗话叫“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任何单一国家的股票市场,都比全球股票市场的风险大。任何一只股票都比一个由很多股票构成的股票池的风险大。根据包含关系,美国股票市场包含在全球股票市场内,投资人所在公司的股票包含在美国股票市场内。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全球的股市最安全,美国股市其次,本公司的股票风险最高。但是投资者恰恰给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回答,表明他们]的主观判断和客观的风险是完全相反的。
为什么投资者会有这样错误的判断?这主要与我们上面谈到的熟悉程度有关。投资者在评判一个产品、股票、证券的风险程度时,不仅仅根据其收益率、波动率和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还会考虑自己是否听说过这个(股票的)名字。如果是,就会觉得相对安全。作者一直强调要关注风险,但又想提醒大家,熟悉程度会影响你对于风险的判断。
理论上讲,本公司股票比美国股市的风险更大,美国股市要比全球股市的风险更大。但对广大投资者而言,他们觉得自己对本公司和美国股市比较了解,而这种直观感觉会改变其对风险考评的客观程度。由f我们对熟悉的东西自然地产生了一个正面的判断,这种由熟悉产生的亲和力,会导致我们不能客观地对产品风险进行考量。根据作者在中国和美国两个市场的研究表明,投资熟悉的企业确实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但研究同时表明,他们的业绩并不能跑贏大盘。
学者通过对全球多个资本市场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忠诚于自己所供职的 股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在金融学家眼中,这是匪夷所思的。作者曾经利用台湾 的数据研究员工投资本公司股票的收益情况。作者可以通过台湾地区财税当局了解到每-个投资者的工作单位及家庭投资情况,因此可以准确地测量每个家庭的投资组合中有多少是本公司的股票,有多少是本公司相关行业的股票,有多少是其他行业的股票。
作者发现,台湾股市投资者的资产组合严重缺乏多元化。在上:市公司工作的投资者中,有一半以上只持有屈指可数的三只股票,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就是他所供职的 的股票;有30%只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平均而言,本公司的股票在员工的投资组合中儿乎占到50%的比例。
究其原因, 有一种解释是因为员工对本公司的信息更了解,所以更愿意持有本公司的股票。但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应该是层级越高的员L,就越有可能持有更多本公司的股票,因为他们对公司的情况更了解。但这和我们在台湾市场得到的结论恰恰相反。我们发现层级较高员工的个人投资组合中本公司股票的比例相对较低反而是层级较低、对公司高层情况和公司业务并不真正了解的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我们的发现很难支持“投资者因为对本公司更了解,而选择投资本公司股票”这一论断。
为了探究 员工能否通过投资本公司股票而获得更好的业绩,我们比较了两类员T的投资组合收益情况一类大量投资于本公司股票,另一类没有大量投资F本公司股票而是选择多元化投资。结果显示,前者的总收益和净收益不仅没有比后者更高,而且由于投资较集中,其投资组合的风险比后者大得多。如果我们把两种投资组合调整到同样的风险敞口,就会发现,前者的业绩比后者大概要差20% 30%。也就是说,这些忠于本公司股票的员工,不但没能通过投资熟悉的股票获得超额收益,反倒承担了超额的风险。其中的得失,实在发人深省。
这个现象在美国也非常普遍,但方式略有不同。在美国,公司往往为了管理本公司员工的退休金而设立退休金投资管理基金。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其中许多基金的大部分资产都集中投资该 的股票。通用电气、埃克森、西南贝尔,宝洁、辉瑞公司等美国大型蓝筹股公司的养老金有一半以上都投资于本公司的股票。其中鼎鼎大名的宝洁公司的养老金管理基金更是将93%的资产投资在宝洁公司本身的股票上。
养老金在本公司股票上的过度配置,也反映了公司雇员对于自己所I作公司的股票的高度忠诚。这种忠诚从何而来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员 工对企业的忠诚。很多员工在多年的工作中和经理、同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就是忠诚的来源,而这种忠诚又会带来过度自信。员工正是由于自认为自己对公司有充分的了解,所以对公司提供的信息深信不疑,有时甚至还在帮助公司高管传播错误的消息和虚假的报表。20世纪末,以美国安然公司为代表的一系列广受关注的财务欺诈案例背后,都有“忠诚”员工的宣传为之推波助澜。
除此之外, 通常会为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员工提供投资上的激励。例如,为员工退休后的养老投资提供资金匹配上的支持。
为何希望员工使用养老金买入本公司股票呢?原因很简单,为了支持公司股价和稳定管理层。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收购兼并非常盛行的时候,出现过很多外界投资者试图通过恶意收购的方式强行获得公司控制权的案例。”很多公司的高管在抵御外界收购方的时候都发现,本公司的养老金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石投资者。凭供稳定的员I结构及其对公司的忠诚,公司养老金可以成为公司抵御恶意收购的-条有效防线。基于过去的成功经验,很多公司都鼓励员工多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并把员工养老金打造成为抵御外界恶意收购者的防御利器。
从负面来讲,这种缺乏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和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没有什么区别。这方面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曾经在美国鼎鼎大名,并且名列全美“最有创新能力的公司”之首的美国安然公司。安然公司曾一度是美国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其养老金的62%都投资在本公司的股票上。当公司破产的时候,安然的股价从一百美元跌到两三美元。安然公司的总部在休斯敦,并且曾经是休斯敦最大的雇主。安然公司的破产导致很多人失去工作,所以休斯敦当地经济在当时经历了非常严重的下滑。由于很多人迁离休斯敦到别的地方找工作,房价出现了高达10%-20%的下跌。正是因为安然在之前两年的发展态势太好了,许多员工都陶醉于公司在过去几年中的高速发展,员工基于对公司的“充分”了解而信心满满地将所有的资产都投资于自己公司的股票。但是像安然、美国世通公司、环球电讯、凯马特这样的公司,一旦被曝出财务上的造假行为,导致股价出现大跌甚至破产的话,公司员工在其个人工作、股票投资组合、养老金和社区的房价方面都会受到一连串的打击。这种高度相关的负面消息,会在短时间内对没能有效进行多元化投资的家庭造成极大损失。这也是为什么金融学原理强调投资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