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后续研究中又发现了其他类似的有趣现象。其中一个来自于北欧的芬兰。众所周知,北欧国家对全社会提供了全面而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因此个人信息比较完备。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观测到每一位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居住的地区,以及工作所属行业。
研究表明,在高科技行业工作的芬兰投资者更有可能购买高科技领域公司的股票在能源类行业T作的投资者倾向于购买能源类企业的股票。如果该投资者在 工作,其投资组合中本公司股票和公司所在行业的资产所占比例会大大上升。同时,芬兰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在离居住地比较近的 。例如,居住在芬兰南部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总部也在芬兰南部的公司,居住在芬兰北部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总部也在芬兰北部的公司。由此可见,熟悉程度又一次成为影响投资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这些芬兰学者也发现,这种基于职业或地域的投资策略,其实并不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所以,与我们在台湾地区的发现一样,这种投资于貌似比较熟悉的公司的策略,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也并不值得其他投资者效仿。
在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美国原来有一家统一的电话服务公司,叫作AT&T,在20世纪90年代因为反托拉斯和反垄断的原因,AT&T公司被拆分成为多家区域性的电话公司,在东北地区大西洋沿岸的叫大西洋贝尔公司,在西南部的叫南方贝尔公司,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叫太平洋贝尔公司。从这些公司的持股股东信息中,研究者发现,各区域公司的投资者,大部分来自公司所运营的地区。换句话说,投资者特别喜欢投资在自已居住地区运营的公司。
我们对美国投资者的研究表明,美国的散户投资者在选股时有非常强烈的地域倾向。他们更倾向于投资总部或是主要业务离自已住所较近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 这个现象不只存在于散户中,公募基金经理的投资选择也有类似倾向。
有趣的是,同样是投资于距离自已比较近的公司,相比散户,公募基金经理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收益。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是由于公司的总部离基金的总部比较近,基金经理更方便去这些公司进行调研,从而跟这些 有更充分、透彻的沟通。
二是由于 基金公司和 总部离得越近,基金经理就越有可能通过校友关系、乡村俱乐部等社交活动与公司高管建立关系,两者之间的了解也会因此更加深入,信任程度也随之提高,便于基金经理获得关于该公司的更准确的信息。
反观散户投资者,研究表明,他们并没有因为这种表面上的“熟悉”获得超额的收益。这正是作者想跟大家分享,提醒大家注意的方面。虽然投资者可能自认为对某些公司或者资产很熟悉,但这并不能保证他们可以因此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最后,作者想说一个发生在国内的有趣现象。国内散户投资者不仅对离自己居住地近的公司更有感情,而且对离自己近的交易所和在这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也会有明显偏好。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比较,发现有17%的上海投资者根本没有投资过在深交所上市的股票。与此同时,19%的深圳投资者根本没有投资过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居住在这两个城市的投资者,分别对自已城市的交易所比较认可,所以不选择在另外一个交易所开设账户。我们上面提到的17%和19%的投资者中,有一半左右根本没有在另外一个城市的交易所开户。我们都知道,交易所开户的成本不过10元人民币( 当然还需要再多填. 些表格),而这与投资者的居住地无关。同时在两个交易所开户,为投资者提供了利用两个市场不同板块、风格和走势进行组合投资的机会。但为什么有这么多投资者不愿多付出区区10元钱,而宁愿放弃多元化投资的机会呢?
我们推测,是因为投资者自认为对所生活城市的交易所更熟悉,更有信息优势,觉得不必再投资在其他城市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那么,投资者在两类交易所的投资业绩,真的像他们所相信的那样有显著差异么?遗憾的是,和国外市场研究结论相同,虽然投资者在自认为更熟悉的市场中的投资业绩相对更好,但是并不能跑赢市场或是另外-个交易所的指数表现。
我们通过上面几个例子探讨了投资者倾向于投资自认为熟悉、了解内幕信息的那些公司股票的现象。但是根据多个国家的研究,我们发现这种策略之下的业绩并不比多元化投资组合或者其他投资组合的业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