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的CPI数据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0.4%,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这应当是一个比较舒适的数据吗?从世界各国物价控制的历史看,发达国家的控制目标大致在2%左右,而发展中国家通常要高一些,中国一般是3%。经济学教科书一般认为,CPI涨幅3%左右属于物价基本稳定,而5%左右属于温和通胀,1%以下是通缩。所以,中国2.3%的CPI涨幅,应当属于舒适性区间。
千万不要以为物价越低越好,通缩过程是经济苦难时期,生产、消费、投资都将处于疲弱状态。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一段时期,中国通缩伴随着经济疲软,工厂开工不足,产成品成本居高不下,下岗人群比比皆是。那时,中央政府竭力扭转,但很长时间不得改善,直至中国加入WTO之后。现在也一样,日本安倍政府上台之后就试图扭转其长期通缩的经济,但想尽办法,甚至不惜连续7年大规模QE,结果是成效甚微。
当然,数据舒适不等于老百姓实际体验舒适,这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实际上,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价格确实一直在涨,而这最为直接地影响着老百姓物价体验,至于汽车、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是否变动?变动多少?老百姓并不敏感。历史地看,对中国CPI影响最大的往往是食品价格,这跟老百姓吃密切相关,而它也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物价。
从3月份的数据看,食品价格上涨4.1%,影响CPI上涨约0.8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8%,影响CPI上涨约1.46个百分点。尽管非食品价格好像对CPI影响要大一些,但如果我们知道食品在CPI中只占3成权重,那我们也该就能明白,实际上食品价格对CPI影响相对更大。
从进一步的分享数据看,在食品中,蔬菜价格同比上涨16.2%,涨幅很大,但基本属于季节性因素,因为春季原本就是蔬菜上市的淡季,加之多地低温阴雨,导致鲜菜价格上涨较快;其次是猪肉,同比连降25个月之后的首次转涨,涨幅为5.1%。这一点不知道和老百姓的感受是否一致?因为,菜市场里的猪、牛、羊价格少跌多涨已经很长时间,总体看,肉食价格要比过去贵多了。
猪肉价格高是非洲猪瘟的原因?疫情过去了吗?说实话,国家统计局在公布数据的同时也该给公众一个交代,这是物价方面稳定预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是小事,物价变动势必引发市场对利率变动的预期,尽管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毕竟市场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希望国家统计局也改变一下CPI数据发布方式,对老百姓关切的物价问题给出“关键性解释”。
在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上涨2.7%、2.4%和2.1%,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94个百分点。这三项价格中,医疗保健和以租金为基础的居住价格上涨是可以想见的,尤其是大城市房屋租金,在房地产中介采用金融手段垄断市场之后,尽管政府部门纷纷出面干预,但房屋租金价格就一直在涨,只是涨多涨少的问题,稳定性强弱的问题。
我们多次分析过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农业生产、仓储、运输等一系列成本不断上涨。过去,农产品价格中土地、人力、水都未被农民计入成本,但现在不行了,土地流转、进城务工、浇水用电这些成本不断显现,而且也呈现不断涨价趋势,这当然会导致食品价格不断上涨。从数据看,过去农村物价上涨水平一般低于城市,但现在城市和农村的物价水平已经大体持平。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城市消费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这些年,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这不仅会导致医疗健康方面的开支加大,服务价格上涨,同时也会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因为人们的更希望吃到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味道本真的食品,这实际都是老百姓对食用商品越来越挑剔的表象。比如,我们每天都要食用的大米,现在在超市中,恐怕已经很难再见到每市斤3元以下的陈米了,而人们更喜欢当年的新米,哪怕价格高一点。
当然还有耐用消费品,产品升级换代必然导致价格有所上涨,问题是,这样的价格上涨一定会带来生活品质的提高,这样的涨价属于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正是消费升级的时代特征,它使得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认识物价问题,同样也应当将这些因素植入货币政策的考量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