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经济学家大喊通胀。但可以肯定:如果此时只见物价上涨,而不见经济会因成本大增而陡增衰退风险,那可能犯下历史性错误。
据商务部统计监测,9月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环比涨幅继续加快。大宗商品涨价叠加能耗双控,预计9月PPI同比涨幅将由8月的9.5%扩大到10.2%。同时,市场普遍预计,受猪肉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9月CPI同比涨幅可能还会有所回落,但如果能源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带动9月PPI同比或突破10%,那中国CPI与PPI剪刀差必将进一步扩大。
毫无疑问,CPI和PPI倒挂,而且开口加大,这意味着企业利润正在被成本上涨蚕食。那么,部分企业会不会因此而停产、减产,甚至破产?如果再加上能源和电力紧张,出口企业拒接订单等,这可能将对中国经济增长构成负面影响。
当然,这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欧洲和美国同样有此困惑。比如,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高盛公司再次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主要因素两个:第一,政府对新冠疫情的援助政策不断减少,一些家庭的收入将会减少;第二,物价上涨,消费者对商品购买力下降,且对服务项目的消费支出并未提升。
作为欧洲的重要经济引擎,德国经济状况同样堪忧。9月底,德国知名智库伊弗经济研究所发布秋季预测报告预计,德国经济今年增长或为2.5%。这个数据比该机构此前的预期值低了0.8个百分点,而今年年初德国政府的官方经济预期GDP增长为3%。该报告的预计还显示,今年德国全年通货膨胀率将为3.0%,而此前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CPI数据是3.9%,为1993年12月以来最高值。该智库经济学家蒂莫·沃尔默斯霍伊泽表示:德国经济受到关键中间产品的供应瓶颈影响,工业产出正在萎缩,但服务业复苏势头强劲。
可见,针对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全球经济都深陷衰退风险,至少是经济涨幅下降的风险。但现在重要的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决策者要做出判断:当下基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货币超发?还是供应链不畅?另外,此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
或许多个原因都存在,那该怎么办?这对中国央行而言恐怕无异于一次重大、甚至是历史性的大考。核心在于:如果避免中国发生“滞胀”。
历史地看,不管什么原因,在经济需求受到压抑的背景下,能源等工业基础原材料价格暴涨,可能使经济遭受“滞胀”之困,而当下经济特征恰恰符合“滞胀”条件。比如,疫情压制了经济需求,而这时候不管什么原因,只要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进一步压制需求,那“滞胀”风险会加大。
那中国该怎么办?第一,政府必须加大“保增长”力度,避免大量企业停产、减产,甚至破产,从最近一段时期“国常会”传出的信息看,中国中央政府正在这方面加力;第二,货币政策绝不能紧,甚至不能给出紧的信号。因为(一)中国经济并无任何过热迹象,尤其是内需部分。(二)就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超发货币的因素,那也是美国因素,而中国过去5年从未超发货币,所以不能“别人生病,我们吃药”。(三)出口增幅过快应采用结构性政策抑制,而不适宜采用总量政策,让内需给外需陪绑。
那此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面对这个问题,必须看到其中存在“长期因素”,比如能源结构调整问题、气候问题等等,都是长期推高能源价格的问题,而能源价格又是一切价格的基础,所以中国应对当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绝不能受到美国判断的影响,而只认为这是“暂时性”问题。
那该怎么办?变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让“发展才是硬道理”之路得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