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双11”劲爆热购夺去大量媒体眼神之时,一则重要新闻显得有些滞后,这则新闻告诉我们:中国金融主管机构的领导们终于下到基层去了,而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带队去了安徽,去走访民营中小微企业,去考察地方银行的真实情况,深入了解民营和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倾听一线信贷员心声,对地方金融监管者提出明确要求。估计,通过这次调查督导,将为下一步拿出更为切实的解决方案树立靶向。
据报道,这项工作从10月23日就开始了,历时15天。由金融委联席部委分别牵头组成七个督导组,分赴广东、福建、安徽、浙江、江苏、辽宁、四川等地明察暗访,并通过组织座谈、个别谈话、材料调阅、政策宣介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对中央政策落实的情况进行督导。我们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也是中国金融业转变作风的开始,更是金融改革20多年以来的第一次。
我们曾多次撰文批评“金融主管机构不接地气”,天天看报表、制模型,用总量数据和书本理论实施宏观经济调节。这样的方式问题很大:第一,宏观数据只能反映概况,而无法体现企业的真实的金融感受;第二,中国经济在进行结构性调整,宏观数据难以体现微观经济主体的结构性需求。所以我们认为,中国金融业界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通过调查研究让金融人增加对实体经济的真情实感,也只有有了真情实感,金融才会心甘情愿地当好服务员的角色,才能真正呈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特征。
实际上,调查研究不仅可以起到督导的作用,而且可以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这次督导组在江苏省分别召开两场座谈会,一场是企业,一场是银行。在企业座谈会上,江苏省无锡市一家汽车模具公司说,“欧洲客户在等着我们的订单,而我们在等着银行的钱”。而另一场金融方面的座谈会上银行说,“不是我们不愿意贷,而是看不清、摸不透这些小微企业的风险”。 隔空对话,难题无解。怎么办?督导组在苏州发现很好的经验。苏州从征信入手,搭建了一个连通70余个政府部门数据的共享平台,架起31万余户小微企业和近百家金融机构的信息互通的桥梁,一举打通了供需双方的资金通道。
对银行而言,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的确风险巨大,企业资质根本看不清楚。比如媒体报道中就透露了江苏一家国有大行苏州分行行长的无奈,他说:这些小企业的“财务三张表”根本没法参考,信息不规范、不完整,很多企业的现金流数据都是断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这类报表参考价值并不高。银行更倾向于从企业水电费、员工社保缴纳、海关报单等维度来全面观察企业真实运营情况。但获取这些数据谈何容易,银行必须与各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一家一家地谈,并实地调查企业情况,耗时耗力费成本。
这不是强词夺理,而是现实状况。针对情况各异、多如牛毛的中小微企业,银行确实没有那么人手和精力去覆盖它们。有记者测算,按照目前情况,江苏省银行业平均每位小微金融专业服务人员需要对接近44户小微企业贷款客户,而根据经验,一位银行人员服务30家小微企业,其精力和工作强度就已相当饱和。其实,过大的压力之下,银行人员也很难保证贷款质量。
这就是企业征信“苏州模式”的可贵之处。2014年,苏州成立了一家国资背景的苏州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征信平台),并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备案。这个平台将散落在各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公共数据集合起来,进行整合筛选之后,为银行提供征信参考。正是得益于此,小微企业“首贷申请难”的问题在苏州得以打破。据了解,今年以来,苏州有1900多家企业通过这个平台征信平台获得银行信任而“首贷”成功。
据报道,现在“只要企业授权,系统就能采集该这家企业在各个政府部门的信息数据,自动生成征信报告供银行查询。”在苏州银行总部,工作人员随机打印出一份刚刚完成线上融资的小微企业的征信报告。几十页报告里,从企业用电到法院诉讼,各类信息一应俱全。关于“苏州模式”的介绍源自《上海证券报》的报道,作为一直关注和呼吁发展民营经济的新闻评论员,我向大家推荐这篇报道。更重要的是,“苏州模式”证明中小微企业融资——这一世界性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将充分体现我们的制度优势。我们认为,关键是银行和政府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再辅之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手段,就完全可以建立起更加优越的金融市场机制,为中小微提供切实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