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的走势看,几乎所有期限品种最近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最令市场关注的是:银行间隔夜利率跌破1%,而且持续了大致一周的时间。这种情况历史上十分罕见,于是业界说法和媒体报道较为集中,很多人更情愿将其理解为“中国金融市场不差钱,货币政策近期归于宽松”。
短期流动性大=货币宽松?!
是否可以就此提出宽松见解?或许只能说“没错”,而不能说“正确”。原因是:短期流动性宽裕,并非一定预示着金融市场长期资本充分。我们说,货币宽松的目的一定是为了银行业市场增加“可贷资金”,资本市场增加资本流动性。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一定意味着货币政策传导失效,甚至可能发生流动性陷阱。
所谓流动性陷阱,它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当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时,无论货币数量如何增加,都不会对总体需求、所得及物价产生任何影响。凯恩斯的这个假设的确曾被经济现实所印证,而未来恐怕会更加频繁地被印证。
那为什么会发生流动性陷阱?凯恩斯认为是:货币以“闲资”的方式被吸收。但我的研究告诉我,货币往往没有被“闲置”,但却在金融市场中空转。为什么会发生空转?因为资金期限过短,不适合实体经济需求,但金融投机是不怕资金期限短的,哪怕是一天期的钱,也可以通过隔夜拆借获取回报,而隔夜拆借显然属于“资金在金融同业之间空转”范畴,这种被冠以“资金调剂”的空转套利对金融机构意义重大,对金融定价意义重大,但对实体经济却毫无意义。
我们绝无反对“资金隔夜拆借市场”的意思,而只是想说:在一些情况下,短期利率过低,或许只能代表金融市场上短期货币流动性巨大,而不一定代表长期资本流动性的同步增加。所以,面对货币市场流动性加大,媒体和专业人士不要“过激理解”,更不要耸人听闻地忽悠,而货币政策宽松与否,我们应当更多关注资本市场流动性是否变得更加充裕,至少应当关注贷款利率是否下跌。针对中国,恐怕更需要关注民营经济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否得到有效缓解。
当然,最近货币市场利率回落或许与美联储“降息预期”走高有关,毕竟目前全球已有十几个国家宣布降息,而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印度更已三次降息。问题是中国应当怎么办?会跟随性降息吗?很多人提出这个问题。但在我们看来,中国恐怕不是降不降息的问题,而是如何趁此之机“推进、甚至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实际上,这方面的动作已经有了“风声”。
今年5月18日,央行行长易纲指出:在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贷款利率实际上已经放开,但仍可进一步探索改革思路,如研究不再公布贷款基准利率等……。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更好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推动银行降低贷款附加费用,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时隔一天的6月27日,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指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无疑,这些重量级的说法预示着“利率两轨合一”近期将加快推进,而较为“新鲜”的提法是“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什么意思?难度中国央行未来不仅要干预银行存款利率,而且要干预银行贷款利率?贷款利率报价当然是商业银行完全,但其中是否体现银行对贷款利率的看法?如何体现?商业银行又依据何等信用级别的贷款进行报价?
说实话,目前我们尚不能准确理解央行未来针对贷款利率将如何实施报价和利率干预,但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货币市场利率到资本市场价格的政策传导机制依然存在问题,没能很好地解决;第二,中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基准利率形成需要更多关注贷款端利率变化情况。
我们支持央行利率调控更多关注长端利率,也曾建议“将7天和一年期shibor之间的利差”当成央行控制指标,实际就是希望央行不要全指望短端利率向长端传导而只关心短端利率,因为这样的传导往往并不顺畅。但是,我们需要的特别指出的是:医治传导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病症,关键需要建立金融长期化、资本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