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彼得.林奇认为投资者应该关注财务报表中的如下信息:
(1)小心年收益增长率高于30%的公司,尤其是高达50%-100%的公司,一定要以怀疑的眼光进行分析。
(2)在预测米來利润时要注意到利润不是一个原始自变量,不是明年的利润在今年的基础上增长多少,而是明年的价格和成本分别在今年的基础上增长多少,两个再相减得到明年的利润。因此利润完全有可能突变,例如在成本降低10%的情况下利润上升了100%。
(3)判断市盈率高低的依据:横向与同行业比较,或纵向与历史比较。
(4)财务报表上的现金头寸(账面净现金)可以直接从股票价格中减去。但是要关注公司将如何使用积累的现金。成功的扩张业务当然是最好的,中等的就是分红,最差的是开始盲目搞多元化。
(5)正常的公司股东权益应占到75%,负债要少于25%。困境反转型的公司能否反转过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债状况、尤其是短期负债。
(6)短期负债只要保证有能力偿还不致破产就行了,没什么别的意义。
(7)对于股东来说,派发股息比公司业务发展或净资产中的现金都更具确定性,因此派息的股票估价涨跌幅度都小得多。另外派息可以避免愚蠢的多元化但彼得.林奇一般不太青睐这类公司(因为增长缓慢)。
(8)除了关心股息的发放情况以外,还应该关心一下股息占收益的比率,如果很高的话,当经营不景气时就会发不出那么多股息。
(9)由于盈利在统计上存在较大偏差,自由现金流是比盈利更实在的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人用现金流估值。
(10)有些现金流其实就是隐蔽资产的体现:如设备按会计准则已经折旧为0但实际上还可以继续使用。
(11)存货开始积压(存货增长速度高于销售增长速度)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反过来,经营不景气的公司如果存货开始减少,是情况好转的第一个信号。
(12)财报中的账面价值往往严重偏离真实价值。虽然种种会计制度的目的都是希望会计报表能尽量反应真实情况,但这个目的往往很难达到。造成会计偏差的因素有:
①固定资产。按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按最初取得时的价格和额定使用年限每年计提折旧费。可是有此资产的折旧比算的快得多、几年下来就只能卖废铁了,而有些资产不但不用折旧反而应该升值才对(如贵金属、自然资源,土地)。
②存货。存货越接近最终制成品,出售价格越难以预测。
③无形资产如品牌和专利。会计制度总是用一条规则涌盖所有情况,比如品牌价值按40年摊销,但每个企业的情况显然是千差万别的。
④研发费用。按会计制度研发费用是计入当年成本的,表面上看盈利不高,实际上是盈利很高只不过利润用来投资未来了。
⑤控股子公司。按彼得.林奇的描述,似乎美国的会计制度规定公司拥有的股票价值不计入资产,因此会出现每股净资产12美元但实际上光其中所含的子公司股份市价就有18美元,买股东公司的股票成为了便宜买到子公司股票的方法。
⑥税收。这一项造成的不是资产偏差面是收益偏差。美国对用来低偿亏损的盈利免税。
彼得.林奇认为,便宜的统计数字也可能是真正的陷阱,而且账面价值也可能误导投资人。投资人尽管必须熟记一家公司的各项数字,然而只以资产负债表来分析是不够的。
比方说,波音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不会列出其商标与名字的价值。也许投资者所买的公司有2000亿美元的资产与1亿美元的负债,这个数字看似不错.但有时候资产净值只会有5000万美元。数字都有主观的成分。
彼得.林奇说:“不过,购买拥有良好资产负债表的公司仍有极大的好处。如果它没有好转,我可以损失三分之一的投资额。若好转,我将大捞一笔。”
彼得.林奇也曾经有过几乎全部赔光投资额的经历,通常是因为他过分忽略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