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怕听到有人说“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我们的疑问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是否代表中国金融市场资本流动性足够?显然不是。因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可以是极为短期、极不稳定的流动性,这样的流动性根本无法形成资本,或形成资本的成本过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个问题,否则我们就会看不懂为什么货币政策会传导失败,为什么货币市场利率很低而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故我。实际上,股票市场问题也在于此:不是股票本身没价值,而是过低的资本流动性根本无法表达股票价值。
当然,恐怕有人会说:是因为企业情况不好,银行不敢给它贷款;或者说银行根本找不到理想的贷款客户。这话没错,但只是市场现象,绝非根源。笔者认为,根源在于实体经济和金融之间的恶性循环时间过久,企业已经体虚多病,而导致恶性循环的关键原因在于中国金融长期短期化。比如,“利率双轨制+互联网”导致货币基金在金融市场上占用绝对优势地位,银行长期而稳定的储蓄存款被吸干了,于是银行不得不依赖同业短期拆借或央行短期流动性(基础货币)投放去维系贷款的稳定,存款(负债)端期限越来越短,贷款(资产)端期限却不能太短,太短对企业没意义,尤其是政府基建项目更需要中长期贷款,以致银行经营中的流动性风险越来越大,经营难度也越来越高。
还有一个关键性问题。在银行稳定的储蓄存款严重缺失之后,它们再也找不到稳定的资金来源。这时央行应当出面,至少在消除“利率双轨制”等金融短期化因素之前,承担起稳定市场的责任。通常做法是:一方面通过稳定、明确、可预期的公开市场操作节奏,向银行体系提供稳定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尽可能释放长期基础货币,削弱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的紧张度,引导其更加从容而有序地释放贷款。现在看,央行的确是这样做的,但并不是十分到位。主要体现在“流动性释放没有给市场以稳定、明确、可预期的操作节奏”,市场不知道央行下一次什么时候进行怎样的操作,操作数量又是多少。比如,市场今天从央行那里得到了100元28天流动性,而28天之后是否续作?续作期限多长,数量多少?是不是不再续作甚至收回?
银行在资金来源的问题上没有稳定的预期,必然导致其经营“因谨慎而收缩”,不管货币市场利率多低,这就是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操作截然不同,它们的透明度极高,而且针对公开的、确定性的货币操作会与市场不断沟通,生怕市场产生些许理解过度。比如金融危机中我们看到,美联储每次QE的规模、按月操作的数量、收购怎样期限和品种的资产、这样的操作持续时间多长等等,这些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都有明确告知。正因如此,货币操作带给市场稳定的预期,所有商业金融机构都可以按照这样的节奏安排未来的投资计划,所以金融市场稳定、有序,大量生成长期资本,股市节节攀高。
我们货币政策操作往往是明手暗手都有,有的暗手看得到,有的暗手看不到,于是市场对货币政策操作和走向总是需要猜测,于是猜东猜西,鱼龙混杂,各种利益诉求掺杂其中,甚至被别有用心者利用,货币操作效率大打折扣。为了解释,一些学者开始说货币政策效率边际递减,不能过度依赖货币政策等等。但在我们看,货币政策效率低只是表面现象,而根本是我们以上说的这些问题。
导致中国金融短期化的原因还有许多。比如,货币乘数过高,说明金融机构严重“超创货币”,而“超创货币”必然结果就是银行系统的资金又短又贵;再比如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爆炸式的涌现,剧烈争抢有限的资金资源,也必然导致金融资源又短又贵;还有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长期错配,积极财政政策吸附了大量金融资源,而民间信用又短又贵;等等。
所以,要让中国金融能够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句话:基于实体经济为本的经济特征,中国需要塑造一个“资本金融为主,货币金融为辅;股权金融为主,债务金融为辅”的金融市场。为此,我们必须总体调整货币和金融机制,去除金融短期化因素,使中国金融走向长期化、资本化,让资本流动性足以表达资产价值,让股权资本定价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