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首席研究员 钮文新
6月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和外汇局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在七个方面,提出了30条政策措施。其中在金融方面强调,商业银行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经营重心和信贷资源从偏好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移到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实现信贷资源增量优化、存量重组。同时,要落实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政策、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改革完善外部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作用、加强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地方融资环境、强化组织实施等,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
较为引人瞩目的是:作为支持这些政策落地的配套政策,央行进一步创设两项“直达金融”工具,并借以落实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这两项工具:第一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第二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相比于再贷款、再贴现等的货币政策工具,新创设的普惠小微企业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具有更为显著的市场化、普惠性和直达性等特点:所谓市场化是指:央行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行为进行激励,但不直接给企业提供资金,也不承担信用风险;所谓普惠性是指:只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办理贷款延期或发放信用贷款,就可以享受央行提供的支持;所谓直达性是指:央行创新的这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机构对普惠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直接联系,保证了精准调控。
从总体看,所谓“直达金融≠直接金融”。而“直达金融”实际是“间接金融”的一种方式。与传统间接金融不同的是,直达金融过程中存在央行之手,是央行通过“长期基础货币释放”直接作用于某一金融领域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至少可以一举三得:其一,体现了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政策取向;第二,体现精准施策的指导思想,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环节,并使货币政策更讲效率;第三,没搞“大水漫灌”。
近年来,货币政策创新非常积极,而且也逐步显示了较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扶持中小微企业是疫后经济的当务之急,必须大力度、有针对地金融发力,但就中长期而言,普惠金融应当惠及全体金融市场,而不仅仅中小微企业。同时,惠及中小微企业不只是金融问题,更是政府投资“分包机制”需要改革、从实际出发给予中小微企业更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