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部分:F10之“高层治理”
一、基础认识
(1)清楚“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白领导群体以及领军人物的重要性
任何公司,任何行业,能够找到适合该公司、该行业的人来从事工作非常重要。“以人为本”是公司发展进步的原则。
一个公司里的人就是一个团队,团队的战斗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群体,没有好的领导群体,团队是无法作战的,公司更是难有大作为。个好的公司必然有一个好的团队,好的团队必然有好的领导群体,好的领导群体里必然有个卓越的领军人物。
(2)选择 就是选择 的领军人物
里,你很容易发现,那些具有卓越领军人物的 ,一般都会具有鲜明的特点,公司的发展也会体现领军人物的个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选择 其实就是选择 的领军人物。就如很多风险投资公司的做法一样,在决策是否投资一个公司时,不仅要看该公司的项目前景如何,更多的是看公司的领军人物是否具有前景。
二、操盘论道
1.注意“领军人物”与“任职起始日”
(1)领军人物越突出、越优秀,对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长期表现就会产生越大影响。
在“F10”里,点击“高层治理”(图66),就进入“领导群体”的资料库了。在资料库里,你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关键人物的信息,如(图67),董事长栏是“王石”,王石是中国最大地产公司的董事长,此时,如果是对财经新闻以及地产信息比较留意的话,你应很清楚“王石”是怎么样的人这样就避免了陌生感,而且有了“王石”在公众中树立的形象,你至少会觉得这公司更有亲切感。不论是机构还是一般投资者,在了解了这些信息后,至少对万科会感觉更有底,一旦市场有机会,也就更敢于去投资。这就是领军人物魅力带给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巨大影响力。
图66
(2)避免公司的“人”都没搞清楚就操盘,首先看“人”,其次看“公同”,没有灵魂的公司是最可怕的。
我们要坚决避免对公司的领军人物都没搞清楚就盲目投资,当然,除非你只是超短线的投机行为。
作为操盘手,面对 ,先不管其公司到底是否够优秀,领军人物是否够优秀是最优先考察的事项。只要人优秀、有魄力,该公司就绝对不容易倒,公司未来也绝对值得期待。请记住,公司是靠人来经营的,没有了关键重要的“人”,那公司就仅仅是个壳而已,没有灵魂的公司是最可怕的。
(3)别忽略“任职起始日”,它可以让你对比过去,也可以让你清楚当下,更可以让你明白投资策略。
如图68,看清楚圈中部分,这是在“高层治理”栏目对人方面必须要清楚的冋题,那就是“任职起始日”。别小看这个问题,如果你不清楚“任职起始日”,就等于不清楚管理层过去对公司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图67 图68
必须清楚任职起始日,而且从那天开始后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你要跟在任职之前的表现做个对比,市场的表现就是高层能力最好的证明。
由于有时候不少公司会重组,管理层也会面临更替,一旦你看好的人”出现在管理层里,对于该公司,很可能是转机的开始,二级市场上的投资机会便也开始崭露头角。
清楚“任职起始日”,你才能够充分清楚这“人”在这公司是“元老还是“新锐”,对操盘手而言,才清楚是要采取稳健投资的策略还是积极推进的策略。
如果是“元老”,在公司经营上肯定是已经进入正轨,公司整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格局。如果要投资,策略当然是稳健为主;相反,如果是“新锐”,对公司经营则可能意味着大刀阔斧的改革,此时的公司是有机会突飞猛进的。如果要投资,则要考虑是否采取积极推进的策略与之配合。
2.不比不知道
(1)万科的年线图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告诉你领军人物之关键如图69,这是万科上市以来到2008年年底的年线图,你很容易发现:复权价格从1996年到2008年,最低到最高足足膨胀了150倍。
图69
再仔细点,就可以发现,二级市场上万科真正突破向上并开始加速向上的走势,发生在2000年与2001年王石与郁亮陆续正式任职的时间段。那两年也等于是一个分界区,那两年之前波动呈现区间震荡不温不火,但那两年之后,就如坐上火箭一般,突飞猛进,直上云霄,差别是非常明显具体操盘上,如果要想在长期波动过程中抓住大牛股,第一关键点就是要看清楚公司的领军人物,是否具备“大牛”的特征!万科在领军人物正式开始任职前后二级市场的表现,就是一个非常突出且鲜明的例子。
(2)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记住:看公司务必先看人如图70,这是上证指数从开始到2008年年底的年线图,对比图69,你很容易就发现其中的区别,上证指数很曲折,时上时下,大起大落,至于万科,初期几年的区间震荡后就是一路向上,且越上越快。
图70
此时,你可以想象,如果谁能够从万科上市之初就一路持有,那么不仅是大幅跑赢市场,更是无惊无险一路疯狂。这样的投资,谁不羡慕?只是,除了原有的非流通股东被迫一直持有到解禁外,二级市场上能做到的有几人?
透过这样的对比,我只是要强调,万科如此令人惊叹的二级市场表现,主要是有其公司的基本面作支撑,公司的基本面如此优秀,关键是掌航者起到了灵魂作用。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透过“高层治理”的操盘论道,最根本的就是要告诉读者:看公司务必先看人!虽然看似简单,但也蕴涵不少道理。在具体操盘过程中,一旦过了“人”这一关,策略自然就清晰了。
三、温故知新
(1)一个公司的领军人物很重要,他不仅关系着公司大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会对二级市场构成相当大的影响。选择公司的过程就是选择人的过程,所以投资者务必要做到看公司必先看人。
(2)掌舵者的“任职起始日”很重要,要清楚目前的掌舵者是“元老”还是“新锐”,这将极大影响到具体操盘的阶段性策略是稳健还是激进。
(3)领军人物就如公司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公司是可怕的。进一步思考,没有个性的灵魂其实也是可悲的,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公司不都是具有鲜明的个性标签吗?
(4)具体操盘过程中,虽然选择公司的过程就是选择人,但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人也有悲欢离合,人的状态也势必会有起有落。就算再牛的人,也必然有状态相对低迷的时候,所以,有优秀领军人物的公司,肯定也是有周期的,具体投资过程中,别在疯狂中跟进,更应在低迷中坚持。正如万科初期的发展过程中很艰难,王石也无法充分发亮,但在这过程中,还是有人坚定支持“王石”,支持“万科”,如刘元生这位因最开始支持“王石”并一直坚守“万科”最终创造财富神话的股东,就是最好的例子。
附:2007年《成都商报》报道
“散户之王”刘元生坚守万科18年赚620倍
持股公司:1家 市值:249239.69万元
刘元生,万科A的第二大流通股东。今年第三季报显示,他持有万科A8252.97万股,以该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万科A30.2元/股收盘,以此计算,他持有的股票市值超过24.92亿元。他因如此高的身价笑傲A股散户大榜。
刘元生何许人也?坊间传闻,刘元生是香港商人,并在早年就与万科董事长王石交往甚密。但他正式投资万科还是在1988年万科准备向社会发行股票之时。1991年万科上市后,他一直坚定持有万科,并通过二级市场大量增持。统计显示,他最初累计投资万科股票的资金约400万港元,时至今日,他的收益达620多倍!
“他很低调,现在都很少来参加董事会了。”万科董秘办的工作人员介绍,刘元生经常待在国外,虽然持有万科1.2%的股票,但很多时候他都是授权他人参与董事会表决,在一些重要会议上他也很少直接出面。
五、市场随笔
1.总结操盘手谈三点要求
当市场的波动未必一下子就如自己所预计的那样,而且还出现跟预期波动相反的状态,此时是最难受的,也是为什么最多人最后难以忍受放弃原来的坚守,转而采取跟随市场的策略。这里,作为操盘手,对自已需要谈三点要求:
第一,如果市场出现跟预期相反的状态,你一定要给自己设一一个底线,就是一旦突破该点,那么,就要坚决执行认输策略(一般投资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底线,市场稍微盘中激烈波动一下,就很容易受影响而改变计划)。第二,市场剧烈波动,只要没有触及底线,就严格执行原计划,耐住寂寞是必需的。
第三,一旦冲破底线执行认输策略后,别着急马上跟随市场走,先总结好这次失败的教训,冷静一段时间,然后心态归零再进入市场。上面三点看上去最容易但却最难的就是第一条,人都有侥幸心理,更有不服输的心态,因此,每当市场走势破了设好的底线后,也未必就一定严格执行,总是希望再等等一切就会恢复正常。确实,有些情况是在突破底线后再稍微等待后就回到原来预期的轨道上去了,但同样有种情况,当底线突破后,就真的开始转势了。如果没有严格按计划执行的话,往往都是演变成难以控制的惨痛结果。我经历过,所以深有体会。为何说一个成熟的操盘手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呢,也就在这里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历过挫折的操盘手,只要其能够再次爬起来,那就是一种大进步,一种成长起来的体现!
因此,具体操盘的过程中,其实经历一些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够再次爬起来,自己被可怕本身击倒了。上面三点,要真正做好,其实不容易,但这却是一个成熟操盘手必备的素质,因此,要成为好的操盘手,就从现在开始好好修炼自己吧。在此,强烈建议进入期货市场去洗礼,那里的台风绝对是十二级的,只要最终能够胜利出来,那就至少说明你已及格了。
2.从“盲从”谈起
很多投资者都具有一种“盲从”心理,在我眼中,这是构成整个市场博弈环节的重要一环。虽然这里面蕴涵着不小的风险,很多投资者之所以输往往就是输在这里,但如果没有这一点,也很难构成市场赢家与输家的精彩博弈。
“盲从”本质上也是市场主力在博弈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一般投资者的心理弱点。这是很难避免的,只要是人,都一定具有“肓从”的心理特征。当然,这也包含不少具有影响市场的大资金运作者。很简单,过去美国纳斯达克疯狂炒作网络科技股时,巨大的财富效应出现后,有几个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能不为之心动而参与进去呢?
资本市场注定是胜者为王的市场,如何更好地理解市场中存在的心理弱点,将会在相当大程度上给予我们具体操作上的启迪。如何避免“盲目的从众”心理?这首先要很好地理解市场的本质,如果你连市场的残酷性都没充分认识到,只是片面看到其蕴涵的巨大财富机会,你连第一步也还没做到。因此,要想真正避免“盲从”心理,第一堂课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残酷本质!
大学时代,我在市场上曾经遭受过儿乎致命的打击,本质原因就是对市场的认识不足,犯错误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错误有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对市场的风险仅仅是停留在“套了不要紧,迟早会涨回去”的层次。也正是如此,才最终尝到十儿元的股票最终跌到两三元的滋味。这还算是幸运的,有些品种几十元滑落下来,最终退市,几乎一文不值,这滋味虽然我没有尝到,但我想,有些投资者应该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市场竞然有那么大的风险。没错,过去我之所以遭受那么大的创伤本质上就是自己对市场的一种幼稚看法,希望现在不少刚进来或者已经进来一定时间的投资者,对此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这可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市场,巨大机会的后面是巨大的风险,这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记住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