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高低本来应该是衡量资产质量的正常指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在成熟市场也许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A股市场估值却仅仅是个炒作的题材。
股市建立以来的20多年,总体来看资金流向一直是从散户到 手里,虽然有一些公司连年分红,但那些分红的绝大部分都进了大股东的荷包,对散户来说几乎可以忽略。融资的时候迫不及待大干快上,不够条件的造假也要上,但分红的时候,扭扭捏一毛不拔。正是这种单方面的索取让市场的生态平衡彻底破坏。
从建立之初便不是合作共赢而是一个“我要”的市场。这种基因将所有散户都逼入了投机者的行列,于是估值也和故事一样沦落成了一种题材。
人在习惯上总是想控制外界,爬一座山就说征服了自然,其实仅仅只是在山上走了几步而已。对自己没能力主导的事情就要去解释它们,比如股市行情、经济波动等等,找个能解释通的理由就以为智珠在握。
一切尽在掌控中,而实际上那只不过是心灵自慰而已。不管股票是上涨还是下跌,媒体都要习惯性地拿估值来说事儿,低市盈率的时候如果上涨,就说是估值修复;高市盈率的时候如果还是上涨,就说是前景看好。
下跌的过程同样要和估值扯到一起,而事实上股价涨跌和估值没有任何逻辑关系。以民生银行为例:民生银行最近10多年间成长性一直非常突出,几乎每年都能保持20% ~30%的增长,有些年度甚至更高,分红送配也不错。
从估值的角度来说,市盈率是最常用的一个指标,合理还是不合理是相对于参照指标来说的,是一个相对概念,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前文已经说过,散户和机构相比是参照基准最低,买入最积极,同时也是最容易输的一个群体。
对散户来说,可能会将银行存款利率当成参照物,那么合理估值就是20多倍市盈率;对产业资本来说,可能会将GDP增速设为参照物,那么市盈率10倍算是合理估值。于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便完全变成了“屁股决定脑袋”式的扯淡。民生银行各年度“估值”。对散户来说、估值低是最容易踏入的陷阱。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捡便宜,买打折商品的习惯,但将这个习惯带进股票市场却可能让自己万劫不复。
投资股票有很多种入手点,价值投资无疑是以经济分析和企业分析作为功课重点,而将市场分析放在次要地位的。据说巴菲特给市场定过性,说它是个神经病,完全没必要理会,而且将自己定位在了“企业分析师”的角色上,并劝诫投资者要把研究重点放在企业分析上。如果在美国市场,这可能是正确的。只是,如果只需要分析企业就能够实现价值投资,那当然是投资的理想环境,很显然中国散户没这么幸运。
其实从分析的难易程度来说,分析企业要比分析市场和分析经济都更加容易。因为企业都有明确的财务数据,历史表现再结合经济热点自然就可以预估企业前景。
虽然不能把企业分析这么简单化,但大致方向不会错太多。而市场分析和经济分析则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牵涉因素太多,而且权重也难以界定,往往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南辕北辙。之所以每天都有一半人犯错误,正是因为市场分析需要甄别和筛选的信息量太大,大到已经超出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了,所以得出的结论和抛硬币没什么区别。
民生银行的市场表现仅仅只是所有 的一个缩影,在投机盛行的A股市场, 2000多只股票的绝大部分基本上只是投机的一个筹码。政策的影响从实体经济到资本市场无所不在,而且这些政策大多数只是在想方设法扩大融资。所以,要在股市生存,散户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奢谈价值,而是规避陷阱。
股市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国企脱困而来,但是上市后却偏偏要打着价值的幌子。投资人期盼价值,就和社会中人期盼正义一样。
而当初的股票上市之初就为“吸血”而来,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这个融资者为主体构成的市场已经肥硕不堪,达到了世界第二的规模,但一开始的脱困基因却没有任何改变。对国家来说,那些企业确实有贡献,而且现在仍然在做贡献,但对股民来说,那些企业既没有代表价值的品格也没有相应的贡献。
当各种曾经冠冕堂皇的价值典范相继沦陷以后,价值失去了载体。像一件支撑门面的衣服一样,从此谁都可以将价值穿在自己身上。各种离奇古怪的概念炒作无不打着价值的旗帜,恰恰说明价值变成了幽魂,在到处寻找可以依附的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