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2005年度股市关键词:第一,全流通;第二,价值投资。
国有股减持虽然停止了,但2001年底证监会表态: "向专家学者和全社会征集关于新的国有股减持方案。“这一政策将数目庞大的“国有股转入流通”这一重大利空高悬了起来,人们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落下来。
于是远离市场成了大多数散户逃避风险的必然选择。在全流通的预期下,股市下跌成了不可逆转的远期趋势,在长达3年的挤泡沫过程中,大多数执迷不悟的散户随着大市的下跌沉寂了,甚至很多深度套牢的人从此一蹶不振,失去财产的同时彻底失去了留在股票市场的勇气。只有洞察世事的一小部分人可以保留曾经的利润而坚持到1000点。成交日渐萎缩的情况下坐庄的基础不复存在了,任何试图逆市操纵的概念炒作都会淹没在出逃资金的洪流中。留在场中的基金和券商无可奈何地捡起了“价值投资“这个救命稻草。
不管 群体是多么不堪,但总有一些高含金量的企业存在。就像社会整体虽然物欲横流,但总会有一些卓尔不群的人物一样。股市中同样有这样一个群体,虽然数量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却仍然能够在大势惨淡的时候逆市走高,这就是真正有价值的公司。那时候的“五朵金花“正是这样一个群体的代表。只是外部的严峻现实让股市整体一路下行,少部分企业的内在成长纵然非凡,但在大势的压制下同样黯然失色。
2006年:股改。
前文已经说过,股改时“10送3"的对价, 1000多只股票的重新定位,这是投资投机两相宜的重大利好。而从推出的时机上来说,则市场经过长期下跌已经形成了一个价值洼地,为了股改的成功无疑政府还有其他的配套政策安排,于是大势上涨便是必然的结果。股权分置改革主导全年行情的始末,以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演绎当年股市独角戏。
2007年股市关键词:第一,羊群效应;第二,新会计准则。
2006年的股改提供的投机大餐让股民又一次成为别人的羡慕对象。时隔五六年的时间,基金也再一次实现大比例分红。资本市场中久违的造富故事在那个春节又一次广为传唱。春节后垃圾股鸡犬升天,基金申购的异常火爆都为“羊群效应”这个词语添加了新的内容。
不管是上半年的垃圾股投机,还是下半年的大盘股投机,都是羊群效应下的增量资金在推动,所以“羊群效应“理所当然位列第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其实没有给 带来任何实质上的财富,而只是给原来的资产重新标价。但这个标价的提升却从财务数据上对很多公司来了一次大调整,虽然盈利能力并未提升,但可出售的净资产估值却大幅增加。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这一措施等于对所有 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整容,让很多原来骨瘦如柴的穷光蛋华丽转身变成了珠圆玉润的大美人。所以凭借对整体估值的巨大影响力排名第二。
至于当年接近1万亿的融资和再融资,虽然数目庞大,但却被热情高涨的老百姓轻松接纳,而发生在5月30日的突发利空,虽然至今都让很多人念念不忘,但从整个年度行情中来看却仅仅只是一个小浪花。印花税的调整仅仅只是转换风格的一个节点,并未改变已经疯狂的投机气氛。
事实上如果没有“5.30",市场依然会发生调整和风格转换,只是时间和程度将会完全不同。市场从垃圾股的投机转向大盘股的投机基本上不可逆转,基民的疯狂让基金公司手里累积了上万亿的新增资金,这些资金只能投向大盘股进行第二第三甚至第四轮的炒作,此外再无其他出路。
2008年第一关键词:价值回归;第二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在2007年看上去就是一句笑话。
当“市梦率”这个极尽调侃的新词汇出现在了公众面前时,规模空前的投机活动已经将股市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理论和词汇已经完全无法描述正在发生的事实了。
没有最傻,只有更傻。就算这话是对的,但老百姓手里的钱总是有限度的,总有一天股票仍然要回到正常的价值区间。
全流通的时代逐步到来了,从2006年开始已经陆续有完成股改的大小非在持续抛售,只是那些抛盘在蜂拥而入的买盘中被彻底淹没了,没有引起任何恐慌。而三一重工(600031 )法人股东象征性地减持了100股更是蒙蔽了很多人的双眼。似乎真的就算取得流通权大股东也不会卖出。
而实际上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三一重工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做这个秀,都不可能让其他公司也跟着做样子,更多的公司解禁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抛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抛售越来越多,行情后期已经是减持公告满天飞,耗尽量能的多头终于筋疲力尽了。但曾经的辉煌让人们久久不愿离场,行情在抵抗中走上了另一次价值回归之路。
对于已经高烧日久的市场来说,寻找一个宣泄口来释放风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6000多点的指数、80多倍的市盈率和GDP相差无几的总市值!无数股民和基民沉浸在数字财富疯涨的喜悦之中,巨大的资产泡沫几乎将所有老百姓都拖进去了。这时一旦发生金融动荡将很可能引发社会问题,这是管理层从未面对过的事情,已经有很多精英人士在献计献策忧国忧民了。
在已经疲态尽显的情况下,金融危机终于诱发了连续的恐慌性下跌。始自2007年底的趋势大转向终结了所有人的狂欢。到2008年,市场行情急转直下,上半年指数便被腰斩。股票型基金更在后来的深幅下跌中大面积跌破净值,投资者坐等收钱的梦想在玩过一轮过山车后彻底变成了泡影。奥运行情、汶川地震引发的爱国行情都只是激起了一个短暂的小浪花,指数义无反顾直达1664点。
又一个轮回结束了,那些赢家们数着钞票举杯庆祝的时候,更多“股神“们的财富梦想却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基金行业: 2008年全年亏损额居然达到1.45万亿。而基金业从1998~2007年10年盈利总规模也只有1.4万亿元到1.45万亿元之间。
大家都没有错!基金没有错、大小非没有错、疯狂炒作的游资也没有错、政策更加没有错,一切都是金融危机闯的祸! 6124点,如此巨大的泡沫一旦破裂势必将在二级市场引发剧烈震荡,已经挤进股票和基金市场的大量社会财富不可避免要被重新分配,券商、基金公司、 、交易所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泡沫破裂势必引发股市再一次的价值回归,这种回归导致的市值损失将非常巨大,而这个代价必须有人承担,毫无疑问散户和基民仍将是这个损失的天然承担者。
到时候遭受巨额损失的散户和基民又向谁去讨个公道呢?相信这是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愿面对的事情! 正在这个时候金融危机来了,来得太及时了是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将股市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不是国内的投机者。大家都长舒一口气,总算找到下跌的原因了。2008年的下跌是必然的,因为价值回归无法避免,于是“价值回归”理所当然成为年度关键词的第一:而国际金融危机则成了下跌的挡箭牌,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敢于承担”的精神在2008年中国的股市关键词中稳居第二。
2009年股市关键词: 4万亿。
账户上曾经的利润还没有捂热乎就变成了亏损。被造富浪潮裹挟进去的人们还在感叹世事无常的时候,又有重大政策面市了, 4万亿!这一政策一直备受争议,但表现在股市上又确实开启了另一个上涨周期。本来那4万亿有很多是早就开始的项目,和金融危机没什么关系,但以抵抗金融危机的名义又重新打包后却带动各个地方政府跟进了10多万亿!导致2009年信贷急剧膨胀。于是全国范围的又一个投资大跃进开始了,股市也在银行放贷猛增的大环境中快速反弹,一年的时间又涨到了3478点。
没人能说清楚到底有多少资金进入了股市,但上证指数冲击3478 点时的巨额成交量似乎告诉我们,市场中流动的热钱规模和2007年相比毫不逊色。“4万亿“以其无可替代的巨大权重高居股市年度关键词首位,信贷放量使得股市上涨成了必然的结果。
2010年关键词:第一,融资;第二,房地产调控;第三,通货膨胀。
融资和再融资本来是证券市场的正常职能之一,本不该排在第一位的,但2010年的IPO和再融资却显得格外特别。因为就在这一年, 4国股市的融资额跃居世界第一,超越了原来2007年创造的8000亿的历史纪录,以全年9400亿人民币的成绩在全世界遥遥领先。而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全部A股 盈利仅为6471亿元。同样是在2010年,中国GDP以10.3%的高速度在全世界独占鳌头,并在总量上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反观股票市场,全年却以14%的跌幅排名倒数第三,紧跟在深陷欧债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之后。
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无休止的首发、增发、配股,还有可转债的发行,巨量融资对行情的展开无疑是釜底抽薪。如果加上大小非的减持和各种税费,全年从市场抽取的资金远远超过1万亿元的规模。从权重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政策可以抵消如此大规模的失血。
在2010年的股市关键词中, "融资”当仁不让排名第一房地产调控能排在第二位得益于地产企业在股票市场中的巨大权重。房子一直被国人当成家庭的载体,地产商主导的媒体挖空心思对无房人士百般奚落,让更多的人觉得没有房子简直成了一种耻辱。一部电视剧《蜗居》让无数人欲欺不已,一个三口之家为了能生活在一起居然靠天天吃方便面攒房钱,这让很多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时间房子似乎真的绑架了两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