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11日)的股市下跌,恐怕是10月份金融数据提前泄露的结果。的确,10月份无论是货币数据还是社融数据都不大好看,它或许会加剧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健康程度降低的担忧。尤其是贷款数据,9月份1.69万亿,10月份突然变成6613亿元,大大低于市场预期。从社融角度也是,9月份对实体经济贷款23316亿元,10月份降至6189亿元。
当然,有经济学家建议将9、10两个的月的贷款数据平均一下,这样就不会感到过于特别难看。有道理,10月份毕竟有个长假,有些银行为了利润将10月份贷款提前到9月,或许也有情可原。从历史看,9、10两月之间贷款落差较大也是常态。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需要堤防。比如,货币数据说: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613亿元,但针对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的贷款仅仅增加了1262亿元,相对于9月10034亿元,这个落差着实有点大。2018年9月为6853亿元,10月为1502亿元;2017年9月为4564亿元,10月份为2141亿元。
为什么10月份针对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的贷款仅仅增加了1262亿元?因为中长期贷款增加了2216亿元,而短期贷款减少了1178亿元,还有票据融资增加214亿元。可见,中国贷款似乎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中长期增加、短期减少。这其实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推进中国金融长期化、资本化、投资化。
我们一直认为:从“短期化、货币化、套利化”转向“长期化、资本化、投资化”,这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核心,并不断呼吁此事可以尽快成行,现在看是有希望的。实际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情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今年6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短期贷款增量是1.47万亿元,而到9月底,短期贷款增量依然是1.47万亿元,零增长;与此同时,中长期贷款增量数据从3.48万亿元增加到4.84万亿元。
从这个角度看,银行对企业“收短放长”的操作应当是“贷款总量”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原因我们讲过多次:多增加长期贷款,会使短期贷款需求成倍降低。比如,每多增加1元长期贷款,可能会相应减少2元、甚至更多短期贷款。
前几天,某地电视台播放的新闻当中有这样一条。该地政法搞了个“中小微企业续贷中心”,记者采访前来办理业务的一家企业总经理,问:您感觉这个中心对您有帮助吗?答:当然,过去一到贷款期即将结束时我就心慌,续贷能不能顺利?需要多长时间?心里没底。为了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不管能不能顺利续贷,我们必须四处去找“过桥资金”——两笔贷款接续期的过渡性贷款,这不仅严重分散我们的精力,而且贷款成本很高,通常是正常贷款利率的两倍。
这位总经理实际说出了金融短期化的危害:第一,企业融资占用了企业总经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二,“过桥贷款”实际意味着短期贷款需求的大量增加;第三,成本很高。如果贷款可以长期化,不仅总经理投入企业经营管理的时间和精力增加,而且“过桥资金”不需要了,企业短期资金需求减少,降低的融资成本将直接变成企业利润。这就是我们强烈呼吁“扭曲中国金融短期化趋势”的重要原因。
当然,金融长期化、资本化、投资化不能只靠商业金融机构努力,而需要中央银行和银保监会并肩作战。银行向企业释放长期贷款,必然要求商业银行拥有足够的长期负债。如果银行只有短期负债,那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增加的结果必然是:存贷款期限错配——流动性风险大幅提升。对金融机构而言,流动性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如果银行不愿大幅增加流动性风险,那它们必然会减少中长期贷款,而能够增加的只能是短期贷款。
怎么办?如果我们理解,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程度高低意味着中国货币乘数的高低,那么减低错配风险、推动中国金融长期化、资本化、投资化的关键手段:降低货币乘数。
如何降低货币乘数?加大基础货币投放,这是中央银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全世界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在做这件事,但它却被中国哪些把“货币主义当成信仰的宗教人士”描述为“大水漫灌”。毫无疑问,这需要我们尽快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