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汇率(Fixed Rate),“浮动汇率”的对称,指―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比价基本固定。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自19世纪中末期金本位制在西方各国确定以来,一直到1973年,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基本上属于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1816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金本位制度时期的固定汇率制;二是从1944年到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
在金本位制度下,货币的含金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黄金输出、输入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因而汇率变动的幅度小,这是典型的固定汇率。由于各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一般不轻易变动,故这种以货币含金量为基础的汇率波动幅动很小,加之政府干预,使其具有相对稳定性。
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一次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制度,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其核心内容为:美元规定含金量,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两种货币兑换比率由黄金平价决定,各国的中央银行有义务使本国货币与美元汇率围绕黄金平价在规定的幅度内波动,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可按黄金官价向美国兑取黄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会员国货币与美元建立固定的比价,汇率波动幅度不得超过固定比价的上下各1%,超过这一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进行干预。
投机攻击是如何进行的?
投机攻击指投机资金利用和制造各种资产(如外汇)价格的波动,而获取利润,并给所在国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体经济运行造成严重的后果。
投机性冲击的含义有这样几个层次:
一是所冲击的目标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制,冲击的对象国实行资本与金融项目下的货币可兑换;
二是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推断该货币名义汇率出现高估;
三是投机者在短期内连续大量抛售该货币,其目的在于迫使该货币大幅贬值。
由于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长期基本因素,因此它也成为投机者推断一国货币名义汇率是否高估的主要依据。如果一个国家经常项目持续逆差,且同时采用固定汇率制,将易于被投机者锁定为冲击目标。这是因为,经常项目持续逆差将造成对外汇的持续需求,在固定汇率制下这一需求不能以外汇价格升高即本币贬值的方式来使外汇市场达到均衡,那么,这一逆差的首要融资来源就是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持续顺差。如果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不足以弥补经常项目逆差,或者这两个项目都是逆差时,就需要动用外汇储备来平衡国际收支。‘如果发展到动用外汇储备也无济于事,那么该国货币只有贬值。同时,投机者还意识到,他们在短时期内大量抛售本币的行为极易引发羊群效应。这是因为,在外汇市场上,除了投机者外,还有大量的保值避险者,他们往往顺应市场汇价的走势和市场普遍的预期被动地交易,其主要目的在于规避风险,减少因汇价变动造成的损失。因此,当投机者大量抛售本币并散布预期本币贬值的舆论时,将影响整个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最终导致恐慌性抛售,逼迫本币贬值。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有什么区别?
(1)货币比价上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按各国的铸币平价来确定汇率,而是根据各国货币法定金平价的对比,普遍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例关系。
(2)汇率调节机制不同。战前,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自动地调节汇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为地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的波动是在基金组织的监督下,由各国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
(3)货币兑换的程度不同。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对国际支付一般不采取限制措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许多国家不能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对外支付受到一定的限制。当然,基金组织规定,一般不得对经常项目的支付进行限制,并规定在条件具备时,取消限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4)国际储备上的特点。金本位制度下,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储备资产则是黄金、可兑换货币和特别提款权,其中黄金与美元并重。在外汇储备上,战前除英镑外,还有美元与法国法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几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而美元则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
(5)国际结算原则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尚有不少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采用贸易和支付的双边安排。
(6)黄金流动与兑换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而布雷顿体系下,黄金的流动一般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而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也允许居民用外汇(英镑、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国兑换黄金;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是一种大大削弱了的金汇兑本位制。
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政策有什么?
从前有一个叫H国,发行一种货币叫H元,执行固定汇率,采取与美元联系汇率,1H元兑换10美元。H国为外向型经济,国际贸易发达。由于该国商品在国际上较受欢迎,且市场环境较好,故在20XX年度出现贸易盈余。
一、由于H国经济发展趋势强势,提升人们对H币的信心,贸易额增加H币市场需求量就大。这种情况下H元就会顺应市场需求升值,与美元比率变成1:9并开始向1:8.5冲刺,如果H国是个浮动汇率国家,政府不对汇率进行干预,过一段时间,H国人民和其它H币的持有者发现他们手头的H元越来越值钱了,商家发现他们的商品价格越来越低,这样H国便会出现通缩预期,人民开始储蓄不肯消费,商家进一步降价却已然出现货物积存,实体企业发现用人成本和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金融行业发现越来越少人投资,没有资金可供自己运作,于是H国便会出现经济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缓慢...一系列问题...
二、万幸,H国政府及时出手干预,采取了调控政策,既然市场上H元需求量太大造成本币升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执行宽松货币政策,说白了就是H国央行开始增发H元。物以多为贱,既然市面上流通的H元多了,那H元汇率重新恢复到一个合理的状态。而H国央行也可以通过购入海外资产、在外汇市场收购美元等外汇等手段,H国央行购入海外资产和外汇的同时以外汇储备和海外资产为支撑等价发行本币,国内货币供给增加,由于市面美元流通的相对减少和本币的相对增加,H元实际供应量按乘数增加,汇率走低。
三、而假如此时H国经济依然萎靡不振,于是H国央行持续增发货币、降低利率,H国老百姓发现物价有可能会越来越高,手头货币越来越不值钱,存款利息越来越低,于是纷纷转移资产,将手头货币变为投资资本或进行其他资产投资(比如地皮和房产),而企业则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贷到款,H国市场开始兴旺,但过度增发,继而市场泡沫出现(钱都投入市场、资本,推高资产价值),本币贬值,外部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