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的大小与股价的涨跌成正比关系,这种量价配合的观点有时是正确的,但在不少情况下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其实,成交量也会骗人,而且往往会成为庄家设置陷阱的最佳手段。
成交量的变化关键在于趋势
趋势是金,所谓的“天量天价,地量地价”只是相对某一段时期而言,只有结合其当时的盘面状态以及所处的位置,才能够真正确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在股价走势中,量的变化有许多情况,最难判断的是界限,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缩量,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律,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数据。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势”即放量的趋势和缩量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把握来自于对前期走势的整体判断以及当时的市场变化状态,还有很难说明白的市场心理变化。在用成交手数作为成交量研判的主要依据时,也可辅助使用成交金额与换手率进行研判,从而更好地把握量的“势"。这里重点谈谈温和放量与突放巨量的运用。
温和放量,指成交量在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个类似“山形”一样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也称作“量堆"。个股出现底部的“量堆"现象,一般就可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一般来说,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之上升,缩量时股价会适量调整。此类调整没有固定的时间和模式,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分批逢低买入,并在买进的理由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在上涨过程中突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十分困难,即“先见天量,后见天价”。而下跌过程中的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股价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反弹的可能就在眼前,即“市场在恐惧中见底”。
上升途中的缩量上攻与下跌途中的缩量阴跌
不少投资者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股价的上涨必须要有量的配合,如果是价涨量增,则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股价将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缩量上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股价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其实,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典型的现象是上涨初期需要价量配合,上涨一段之后则不同了,主力控盘个股的股价往往越是上涨成交量反而在萎缩,直到再次放量上涨或高位放量滞胀时,才预示着就要出货了。上涨过程不放量表明没有人卖出股票,说明持有者-致看好后市走势,股价的上涨中根本没有抛盘,因为大部分筹码已被主力锁定了。在没有抛压的情况下,股价的上涨并不需要成交量。
股价在下跌过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的现象,一是没有接盘抛不出去,二是受惜售情结的影响没有人肯割肉。因此缩量下跌的股票要看速率,快速缩量才好,否则可能会绵绵阴跌无尽期。
实战中往往会出现无量阴跌天天跌的现象,只有在出现恐慌性抛盘之后,再次放量才会有所企稳。其实,放量下跌说明抛盘大的同时接盘也大,这反而是好事,尤其是在下跌的末期,表明有投资者开始抢反弹。由于弱势反弹主要靠市场的惜售心理所支撑,止跌反弹的初期往往会出现在恐惧中单针见底,因此需要放量。但之后的上攻反而会呈现缩量反弹天天涨的现象,这时不必理会某些市场人士喋喋不休的放量论调,因为弱势反弹中一旦再度放量,就说明筹码已松动了,预示着新一轮下跌就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