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批发市场”为什么这么火爆?
大宗交易市场熙熙攘攘,卖家如云......
什么是大宗交易?
大宗交易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大宗交易的单笔交易规模通常远大于市场平均单笔交易规模。各个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对大宗交易有明确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今年年初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A股2016年总融资额达到1.666万亿,为历史之最;其中IPO股票实际募集资金1496亿元,定增市场,739家公司募集1.525万亿元的规模,是IPO的10倍有余。
2016年是A股股权融资的大年,势必会导致2017年,大批持有 股权的卖家涌入市场。数据显示,739家公司中有412家的定增股票2017年解禁,而2017年A股全市场解禁市值将达到29103.5亿元,较2016年增长约26.67%。
具体来看,除了5月、6月和11月的解禁市值稍弱于2016年的同期水平之外,其余9个月份全部超过2016年同期解禁水平。其中,2017年2月、9月和12月,是三个解禁高峰,这三个月的解禁规模分别达到3040.63亿元、3531.83亿元和3359.26亿元。
为啥都选“大宗交易”一条路?
现在A股市场大宗交易的“口子”开的相对大。
去年, 大股东减持新规实施后,大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总数受限,但仍可通过大宗交易或协议渠道转让。而且大宗交易可以有“花式”的操作方式,更是受不少减持方的青睐。“大宗交易可以实现‘精准减持’,不至于触发相关限制;大宗交易可以在交易对手上下文章;比如找资金抬轿子,大宗交易与二级市场‘联动’等等。大宗交易本身就有门槛,属于一部分人玩的,所以花样多”。
满足大宗交易的基本条件
根据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证券交易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采用大宗交易方式:
1、A股单笔买卖申报数量应当不低于30万股,或者交易金额不低于200万人民币
2、上海B股单笔买卖申报数量应当不低于30万股,或者交易金额不低于20万美元
3、深圳B股单笔交易数量不低于3万股,或者交易金额不低于20万元港币
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如何确定?
根据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
1、有价格涨跌幅限制证券的成交申报价格。由买房和卖方在当日价格涨跌幅限制范围内确定。
2、无价格涨跌幅限制证券的成交申报价格,有买卖双方在前收盘价格的上下30%或当日已成交的最高、最低价格之间自行协商确定。
A股市场的大宗交易往往折价
为什么会出现溢价或者折价?
如果个股的股价已经下跌到很低的水平,但资金主力仍握有大量筹码,而且它们的融资途径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急需变现,通过二级市场抛售,不仅会继续打压股指而且会形成恶性循环,成本太大。所以通过大宗交易可以快速变现并且相当快速高效,但是这种情况一般会折价或市价出售。
大宗交易数据透露的玄机?
1、大宗交易规模比较小的股票后续表现通常较差。因为原本可以通过连续竞价完成的交易却选择大宗交易,说明卖出方意愿较强,可能有潜在负面消息。
2、成交量较大却溢价成交时,一般说明买入方对相关股票的后续表现非常看好
3、公司的重要股东在股价地位进行大幅折价(大于5%),如果是出于避税考虑,则其能继续掌握这部分股票的未来收益权,所以股价有向上的概率。
在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期所专场论坛上,上期所正式宣布计划尽快推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为期货相关的现货与场外衍生品提供服务。上期所这一举措瞬间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与讨论。
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期所其实在五年前就有此构想,也一直在为此项计划做准备,此前就有传说上期所计划兼并天津某地方交易所。中国经营报此前有报道称,在全国一千多家现货所中,成交额最大、影响力最广的首推该交易所,并认为其他现货所几乎都是它的翻版,甚至连交易软件都大同小异。
当然,期交所与现货平台有这种关联性的并不只有上期所一家,据了解,内地其他两家商品期交所在近几年也纷纷加紧与现货平台的合作,如大商所与甬商所进行期现仓单互换业务合作,郑商所多次对广西某地方交易所进行参观考察等。
期交所为何要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期交所为何突然纷纷对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如此感兴趣?商品交易平台独立研究人侯凡春对和讯网提出了他的几个观点。
首先是客观市场的逼迫。侯凡春指出,一直以来,我们的期货市场没有很好地解决期货交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就是与现货接轨问题。这不仅仅影响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连接,也极大地制约了期货市场做大做强。期货市场是对手交易,机构户的对手只能是实体经济,以及实体经济进入期货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对手力量的产生。显然上期所自建大宗平台就是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二,上期所打造商品交易平台也是一种形势的逼迫,来源于港交所在深圳前海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压力。上海期货交易所与港交所旗下的LME属于同质化竞争对手,这种你追我赶式的竞争自然形成。
此外,业内不愿具名人士认为,大宗平台以其显著的交割量为各期交所所羡慕,这可能也是促使期交所涉足大宗商品平台的一个重要因素。2015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实物黄金交易量达到3.41万吨,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据国信证券统计,去年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总交易量接近29万亿元,其中三分之二为贵金属交易,预计2016年总交易量将突破43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黄金交易所只涉及贵金属品种,而大宗商品品种繁多,衍生产品不足使市场无法满足企业风险管理多元化需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需求国以及消费国,现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使其成为市场垂涎的“香饽饽”。
港交所动作不断前海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进展顺利
上期所率先开始行动,想必郑州、大连很快会跟进。据悉,郑商所已经完成场外衍生品交易系统,只等时机成熟便可鸣锣开张。一场商品交易的争夺战已经开始。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相比于港交所的“大动静”,上期所及其他内地交易所的行动显得滞后和无力。
自2012年斥资18亿英镑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后,港交所近年来在大宗商品领域动作不断。今年1月,港交所公布了新的三年战略规划,计划在未来三年推行LME的“金融化”以及内地市场“现货化”的战略。9月份,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提出,希望明年第二季度推出前海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力图打造一个和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类似的仓储系统和搭建完善可靠的物流系统,并于9月6日,与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前海管理局)签订合作备忘录。
近日,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岗表示,港交所在前海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进展顺利,在技术层面已进入试验阶段,预期明年上半年能够启动。
侯凡春对和讯网表示,港交所推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有几大特殊的优势,第一,港交所是国际化的交易所,国际影响力大,实力强;第二,交易模式的优势,港交所旗下的LME是一个充分与现货接轨的中间市场,在全球现货金属市场占主导地位,具有在大宗商品市场的专业经验和品牌。第三,港交所具有公信力。与此同时,中国现在正面临期货如何与现货接轨的现实问题,港交所适逢其时顺应了市场发展的需要。
内地期交所为何进展缓慢?
而反观内地期货市场,现有的期货交易所除了中金所外,其他三家交易所都是会员制,无论是公司制还是会员制都是由政府主导创立,自上而下的产物,由证监会和交易所实行集中统一监管,政府干预的色彩比较浓厚,交易所的交易受到很大的局限,很难与国际的体制接轨。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曾指出,交易所是期货市场的核心,是市场创新的最前沿,而长期以来在中国管办不分的管理体制下,管理期货市场本身的风险放在交易所工作的重中之重,监管的前移使得交易所同时扮演监管者和从业者的双重角色,直接束缚了期货市场的创新能力。显然,“管办不分”的交易所体制制约了期货交的创新性。
此外,业内人士还指出,内地期货市场的垄断格局,使期货交易所安于现状,创新能力受到影响。
与实体经济接轨是推动商品国际化的正确道路
近几年,各期交所在推动交易品种的国际化上不断发力,希望中国的商品市场可以产生一系列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中国价格”基准,最终实现为大宗商品定价的目标。
侯凡春认为,交易品种走向国际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当下中国期货交易的一大问题,是我们参与主体里面缺乏实体经济,导致机构户很难进入市场。“目前我们还是以散户机构为主体的市场,在走向国际化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实体经济怎么去参与期货交易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中国的大宗商品如何走向国际化?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条件去走向国际化,那么应该交给可以去做这件事的人,而这并不会背离我们最终的目标。”侯凡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