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线交易的特点
超短线交易相对于传统的短线交易、中长线交易,在做法上有相当大的不同,具有自已鲜明的特点,以下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首先,超短线交易由于持仓时间异常短暂,因而可以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日内交易有一条必须坚守的底线,那就是绝对不能持仓过夜。仅这一条,就可以有效地规避了隔夜不确定事件带来的,或者跳空高开、或者跳空低开的风险。超短线交易又是日内交易当中的一-种极端方式,持仓时间最长也不过几分钟,因而就更可以将风险限定在一个微小的范围。
其次,超短线交易的交易频率很高,在一天数小时的交易时间里,可以做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交易。如此频繁的交易,尽管单笔交易的盈利数额不见得会很高,但是极高的周转率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憾。最终的结果,反而会比传统的短线交易、中长线交易的盈利,更为可观。
第三,超短线交易建仓依据简单有效,更容易人手。由于超短线交易不需要参考复杂的基本分析、技术分析作为自己的建仓依据,而主要依赖操盘手的盘面感觉,因而是一种更为容易人门的盈利模式。一般面言,只需要1-3个月左右的时间模拟训练,就可以培养出合格的操盘手了。
第四,由于超短线交易具有低风险的特点,因面可以进行满仓操作,而不必预留过多的后备资金,这样资金的使用效率,就会极大的提高。以上是超短线交易的主要优点,此外我们也要说说超短线交易的一些局限性。
首先,超短线交易对交易费用更加敏感。俗话说得好,省出来的就是赚的。这句话对于超短线交易绝对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由于超短线交易是一种积少成多、 聚沙成塔的策略,因而其对于交易的成本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几乎到了铜铢必较的地步。超短线交易在选择交易品种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手续费是否足够低廉。每个期货合约的收费都不尽相同,那么何为低廉,何为昂贵?这就必须与行情的基本跳动单位结合在一起考虑了。 如果在一个基本单位里,能够赚回手续费,那么这样的品种就具有了可以使用超短线交易策略的基本条件。如果在一个基本跳动单位里,不仅能够赚回手续费,而且还有相当大的盈利空间,那就更为理想了。每家期货公司所收的手续费率都不尽相同,在开户的时候,一定要争取到最便宜的手续费。总之,手续费是否足够低,是应该作为稳定盈利的必要条件之一来加以考虑的。
其次,对网络稳定性要求比较高。超短线交易是一种与时间赛跑的艺术,对网络的稳定性有极高的要求。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的稳定性与带宽并不是一个概念,并不是带宽越大稳定性就越好。其实做交易并不需要很大的带宽,关键一定要非常稳定。不稳定、时常掉线、丢数据的网络,显然不适合用来做超短线交易。在网络不稳定的环境下操作,就有可能发生想进去的时候进不去,想出来的时候出不来的尴尬。想进去的时候进不去,至多就是错过了机会;但是遇到想出去却出不去的情况,就有可能遭受无谓的损失。
第三,超短线交易对心态要求更高。超短线交易需要快进快出,这就需要操盘手的心态保持一种对盈亏心如止水、心无旁骛的状态,否则就仿佛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注意力不够集中一样的危险。心态的磨砺,既需要对交易的本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一旦心态达到了一定境界,超短线交易也就不必那么劳神费力了。
第四,超短线交易对流动性、短期振幅也有一定要求。超短线交易一定要找成交相对活跃的品种,不仅如此,还要找到每分钟的振幅比较大的期货品种,才会发挥很好的效果。只是成交量大,但是每分钟的振幅却很有限的期货品种,并不适宜做超短线交易。如果成交量萎靡,势必在成交的时候不那么利索,还会造成许多无谓的损失。如果短期振幅不够大,要想有好的收益,也无异于缘木求鱼。流动性足够好、短期振幅足够大,这两个是超短线稳定盈利缺一不可的必要条件。
第五,超短线交易对于特别庞大的资金,并不适合。由于超短线持仓时间短暂,需要快进快出的节奏,这就使得同时进出的资金不能太庞大。俗话说得好“船小好调头”,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在短时间之内,成交的数量总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资金过于庞大,那么在成交量有限的时候,就有可能有一部分单子成交 了,而有一部分单子不能成交。如果在建仓的时候,没有完全成交,也无所谓了,至多就是一个资金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问题。如果在平仓的时候,有一部分单子没有成交,那就会比较麻烦了,就有可能遭受-定的损失。基于这样的考虑,超短线交易也必须寻找成交十分活跃的品种。
最后,超短线交易相对于其他交易方式,会浪费更多的手续费。在超短线交易当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收盘之后一核算,发现自己赚的数额还没有支付的手续费多,有时候支付的手续费甚至是盈利的好几倍。按道理说,只要自己能稳定盈利,这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不过,有的人却因此责备超短线交易者,说他们浪费了过多的成本,投机过度了。这话听起来就不免有些酸溜溜的了,似乎嫌超短线交易者赚得太多了。其实,这不应该是超短线交易者的过错,要怪只能怪交易所收的手续费太贵了。在中国,期货交易所名义上是一个非盈利的单位,但是有目共睹,这些单位却是最赚钱的机构。它们所收取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了维持正常运营所需要的费用。它们的付出与收人,简直就不成比例,为什么没有人去责备它们太贪心呢?其中的荒谬之处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