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房价大涨基本面不再,为何有些城市涨47%?马光远点明根本原因
我们经常说,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已经非常深入人心,按照现有的政策目标,市场不太会出现大涨大跌的局面,因为稳定大局才是主旋律。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大多数城市都在稳定通道中,市场不好的时候没有过度放松调控,市场好的时候也会保持一定的定力,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不能让已有的调控成果付诸东流。
但也有个别城市,借着自己有人口流入有资源和产业,也为房价上涨制造了一波机会。这是很可怕的。我一向跟大家说,像一线城市或者说一些热点的二线城市别看当时房价在下跌,但是不要忽略其未来价值,长期看依然潜力十足。
这下倒好,随着2020年上半年客观情况好转,经济也在复苏,很多地方城市甚至出现了利用市场复苏对房地产放松了警惕,甚至有意制造房价热销场面。
尽管也有一些象征性调控出台,但是依然没有控制住猛涨的房价,尤其是到了年底。你看看前不久的上海和深圳就大概知道了。12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竟创下3.9万套新高,这也是自2016年以来新高。其中教育房出现普涨,甚至有半年大涨60%的情况发生。
有的业主更是疯了,一小时内上调房价40万,一个月调涨了200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购房者不慌才怪。这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市场规律使然,还是调控不给力?
再看看深圳,12月房价,深圳以87957元/平的均价遥遥领先其他城市,高也就算了,关键是上涨幅度也大,同比2019年同期上涨34.25%。这是什么概念?比北京贵23236元/平、比上海高近50%,是广州的2.2倍,是杭州的2.6倍。
涨幅中,深圳还不是第一,排第一的是东莞,居然高达47%。是什么样的魔力让房价涨这么快?真的是仅仅因为一个需求吗?恐怕还没有这么简单。
最近,上海、深圳等地也都收到了上边的调控督导,从而掀起来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可是如果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仅仅是这样,那能真的稳定住吗?
所以,最近,经济学家马光远一席话或许能让我们再次对地方调控陷入思考。他说,楼市暴涨的基础早已不存在,但为何一些城市屡屡出现恐慌性购房?根子在于不合理的调控政策。按照中国房地产的基本面,极度短缺在任何城市都不存在,房价不可能暴涨。原因何在呢?因为一些城市的调控政策不是为了抑制房价上涨,而是为了维持房地产的热度和制造恐慌。比如,新房限价,让一二手房价格倒挂,这样才有人抢,这样才能制造恐慌,这样会让很多人觉得楼市真的很热。
他的话不一定全对,但有一点我觉得是值得讨论的,那就是地方对于调控的理解有多深,过去我曾说过,别看各地调控不断,从来就没有停过,甚至时不时就出点新花样,但是一方面调控,一方面又变相松绑。打一下,动一下,不打就不动。这就是很多地方的态度,你让我调我就调,只求自保。
这也是过去很多地方调控的常态和思维。说白了,并没有从根子上认识到调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感觉到疼。他们怕的就是房价下跌或者说市场冷却。可以理解,但是一旦对调控的定力把握不好,很可能就陷入另一个极端。
就比如说,一二手房倒挂现象,由于限价等原因,有时候新房的价格比周边二手房价格要低得多,这也成为很多人挤破了头也要抢到这种新房的原因之一,开发商也是把这种过度炒作,认为只要买到就是赚到。显然,地方在这方面的监管是不够的,甚至有纵容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