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对大西安,或许我又说对了!”
几天前,也就是10月7日,经济学家马光远又站在了西安的讲台上。几年前,他就在西安说:“西安千万人口是底线、万亿GDP是起点。”
作为投资意见,马光远屡次预测中西安的走势,是值得参考的,但在那个时间点,言中走向并不难,人口、GDP对一个经济研究人士来讲只是常识认知。
马光远一直看多、看好大西安,他两天前再次站在西安的讲台时,他的判断很值得关注。
在他的分级标准中,北上广深和杭州是全球城市,西安和其他7座城市是国际城市,但成都、重庆和武汉仅仅是中心城市,并未填列国际城市。
马光远认为,未来西安市场空间要看产业落地情况等。
或许马光远这次又对了,时至今日,不光是房价,西安很大一部分城市未来蓝图的实现,都落在产业落地上。
过去很多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识是,大西安发展的最大增量和最有想象空间的区域在西咸新区。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之下,产业驱动力的重中之重在创新驱动,这也是为什么总窗口在西咸新区的秦创原,一经推出就备受关注的原因所在。
西安科技资源禀赋与产业转化不对等,是近40年来一直是萦绕的一个大问题。每一任陕西或者西安主政者似乎都在寻求突破。科研科技成果的转化,似乎成了陕西,尤其是西安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病”。正是基于陕西的科研禀赋和当下发展的历史契机,秦创原应运而生 。
大概半年前,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在西咸新区召开。“突破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势在必行。”这是陕西主政者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呼吁的强音。
半年以来,媒体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秦创原的总窗口,因为秦创原总窗口落地的西咸新区来讲,未来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为了推进“总窗口”建设,西咸新区更是诚意十足。近期,一批极富“含金量”的举措在这里相继出台:
它们当中既有为企业提供项目落地、准入准营、生产经营、经营发展、运行保障等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8条措施”;
也有涉及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全方面的“加快宜居宜业城市建设10条举措”;
还有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明细产业定位和空间载体的《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指引》——如此政策力度,此前极为罕见。
国庆之后,西咸新区继续推出重磅措施——发布《西咸新区支持秦创原总窗口建设若干措施》,措施共有15条,内容涉及企业、人才、创新平台和中介机构等,重点考虑了初创企业对拎包入住、税收奖补和人才补贴方面的需求,也考虑了成长期企业对投融资和研发补贴的需求,在支持力度、支持方式上达到了西部乃至全国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