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市融资> 我们应如何借鉴经验? 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我们应如何借鉴经验? 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2019-09-04 16:37:19 来源:股市融资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4分钟的时间

我们应如何借鉴经验? 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时间:2019-09-04 16:37:19 来源:股市融资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一)巨型航母的梦想,起源于草根与风投的博弈

在传统行业中,创业企业大多通过自有资金和原始资本的积累,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融资以实现企业发展的稳健和连贯。而不断抓起产业浪潮的高新技术领域的新创企业,却经历着与传统产业发展不太相同的路径,高新技术领域的新创企业凭借其自身在技术研发与应用上的优势资源,往往能够吸引风险资金进入,从而帮助企业迅速将技术导向应用,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资本,而不是借贷资本。对于高科技创新企业来说,初创阶段很少存在原始资本的积累,自有资金很难实现技术向应用的转化并推动企业的发展,加之高新技术新创企业公司架构.管制机制.业务发展都很不明朗,因此很难获得信贷资本的青睐。风险投资就成为其也许是唯一可行的资金来源。这将对新创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从阿里巴巴一路引进风投、发展壮大直至上市的过程便可见一斑。

我们应如何借鉴经验? 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阿里巴巴是互联网行业尤为B2B领域当之无愧的巨型航母,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值规模的互联网企业,马云带领下的号称“18罗汉"的创业团队固然劳苦功高,但是风险投资基金也是功不可没。在创业之初,由于自有资金有限,阿里巴巴的运营资金很快便捉襟见肘,及时为其注入资金使其脱困的便是以高盛为主的投行,从此马云带领下的阿里巴巴拉开了长期同风投机构纵横联合的游戏大幕。2000年,阿里巴巴同其他互联网企业一样迎来了互联网行业的寒冬,又是风投对阿里巴巴施以援手,其中软银单独对其注资2000万,富达、汇亚资金、TDF、瑞典投资等另外五家风投机构联合注资500万。度过艰难寒冬之后的阿里巴巴迅速发展,业务拓展和酝酿上市都已经进入了日程,这当中依旧闪现着风投的身影。2004年2月,阿里巴巴完成了他的第三轮融资,再次从软银等VC手中募集到了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出资6000万美元。2005年8月,雅虎.软银再向阿里巴巴投资数亿美元。这笔投资是当时国内互联网金额最大的-笔私募投资,为阿里巴巴创办淘宝网、创办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创办阿里软件-直到阿里巴巴上市提供了充沛的资金。

风投资金区别于银行贷款最为重要的方面是风投进行权益性投资,因此在引进风投的过程中企业的初创团队同风投机构之间对于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马云从与风投交手的第一回合就能紧紧护住自身的命门,即便阿里巴巴每一次大的发展都离不开风投的资金支持,阿里巴巴的初创团队也始终对企业拥有绝对的控股权,这是阿里巴巴能够很好地贯彻初创团队的意志,执行初创团队预定的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和价值理念的有力保障。创业者在引进风投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不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是一种平衡,更是一种博弈。

要想在博弈中占据上风,首先要能够成功引进风险资金,这不仅在于企业要掌握核心技术,需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有娴熟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更在于企业有一个决策力和执行力超群的创业团队。继而,在引进风投资金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主动权应对自如,在风投资金引进的时间阶段规模大小、资金结构安排、资金使用期限和退出渠道设计上,既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又能够合理控制创业团队股权的稀释比例,始终把创业团队对企业控制权的掌握.对企业发展方向的掌控作为引进风投资金谈判中不可退让的防线,从而让企业合理使用风投资金,而不是受制于风投资金。

2012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退市,不仅是经营战略调整,也是一次重大的资本运作。阿里退市,不仅回购了占阿里巴巴总股份的26.55%的流通股,也回购了雅虎持有的一半股份,进一步增大了阿里巴巴的话语权。阿里巴巴的退市和阿里战略的调整,为2014年9月重新上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投资人看多阿里巴巴

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IPO受到了全球投资人的热烈追捧。阿里巴巴在2012年9月8日启动全球路演,路演第二场时即已完成超额认购。

美国WedgewoodPartners基金的首席投资官DavidRolfe说,这样热门的IPO,他们已经等了很久。阿里巴巴是一个伟大的成长故事,在接下来的10~15年,将有足够多的时间来了解阿里巴巴。

投资银行JGCapital的分析师HenryGu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68美元的定价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太过于保守了。他认为,阿里巴巴的估值应该在2300亿~2400亿美元之间,因为阿里巴巴在中国及国际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并能长久地保持领先优势。

阿里巴巴业务成然,且仍处于高速增长之中。据其最新的招股书披露,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国零售平台"(淘宝,天猫.聚划算)在2014年第二季度的单季度交易额就达到5010亿元人民币,其中来自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额超过1640亿元人民币,占比达到32.8%。同时,阿里巴巴在2014年第二季度的收入达到157.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经过调整后的净利润达7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升了60%。

在投资人看来,阿里巴巴正处于中国消费与互联网经济这两大趋势的交汇点上。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达到6.32亿,预计2015年有望达到8.5亿。

国际会计咨询公司安永美洲IPO主管合伙人JackieKelley认为,尽管阿里巴巴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繁荣,但对于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商业、运输、物流等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阿里巴巴主导的电子商务市场,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增长潜力。

阿里巴巴也早已瞄准了国际市场。跟踪全球贸易和采购信息的Panjiva公司的创始人JoshGreen说,“如果你看到阿里巴巴最近的一些投资举动,就可以看出其实这个公司已经投资了不少中国以外的市场。”

JoshGreen表示,其实阿里巴巴已经开始了它的全球战略,他们最开始的关注点就是全球市场的交易,后来又发现了在中国的巨大的市场机会。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当马云谈到全球市场时,这个故事开始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三)生态模式难以超越

咨询公司NorthSquareBlueOak的中国研究主管MirandaCar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里巴巴的盈利能力让人印象深刻。因为阿里巴巴有一个很好的模式,且难以复制。它有淘宝.天猫,还搭建了支付体系、云计算和智能物流体系,这些体系相互配合,非常强大。阿里巴巴称之为“生态系统"。马云在致投资人的信中24次提到了“生态系统”。他说阿里巴巴坚信,只有打造一个开放.协调.繁荣的商业生态系统,使其成员充分参与,才能真正帮助客户--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作为这-生态系统的管理者,阿里巴巴的工作重点、心血.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能让这个生态系统及其参与者更加蓬勃发展的事情和主张上。

与那些依赖出售某一项产品或技术获得收入的高科技公司不同,阿里巴巴依靠运营这个庞大且复杂无比的商业生态系统来产生收入。复杂的生态系统也让商业模式不简单。同时,因为生态的复杂性,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难以复制或模仿。

马云说,阿里巴巴成功的唯一途径是让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客户和合作伙伴获得成功。

为阿里巴巴上市敲钟的8个人中,前奥运跳水冠军劳丽诗现在是淘宝网的一名店主,她在2012年7月和体育生涯彻底告别,开了一家网店。劳丽诗说:“可以不华丽,但必须转身。”

28岁的四川女孩王淑娟,自澳大利亚求学两年后回到被地震破坏的家乡青川,她成为了一名为卖家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商,希望把家乡的蜂蜜销售到全世界。

根据招股书披露,活跃在阿里巴巴集团“中国零售平台”(淘宝、天猫、聚划算)上的卖家已经达到850万,更有超过4000家代运营商依托淘宝、天猫平台为商家提供服务。

农民网商王志强在村庄里创业已经6年了。在中国的很多乡村,农民正开始通过网络来购物,并且,他们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和特产,甚至出现集体开网店的情况,这种现象被中国媒体称为“淘宝村”。据媒体报道,截至2013年底,这样的村子已经超过20个,涵盖网店1.5万个,带来直接就业6万人。

快递员窦立国,从事快递业已经十年,在走街串巷的同时他还坚持收集旧衣旧物并捐助给有需要的人。目前,窦立国已经捐助建立了两座乡村图书馆。在阿里巴巴的生态系统里,有14家快递配送合作伙伴.共雇佣快递人员超过110万。

作为消费者代表的乔丽,称自己是淘宝头号铁杆粉丝,十年会员。她在家里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收藏阿里巴巴历年的吉祥物.参观证.书籍和衣服。正是乔丽们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目前阿里巴巴平台的活跃买家数量已经达到2.79亿。

云客服的代表是大学生黄碧姬。云客服是--种非常互联网的服务方式,它把懂淘宝的人聚集在一起,汇聚他们的零散时间为客户提供服务,而黄碧姬在三年里已经累计服务了16000多名淘宝会员。

“淘女郎”何宁宁则是一名网店模特,被称为“从事着最美丽的职业”。目前,在中国有4万名专业网络模特,创造了超过30亿元的产值。另外,还有超过11万家设计机构、摄影机构、客服外包机构以在淘宝天猫平台上提供网店装修设计.客服外包等服务为生,每年产值超过10亿元。

敲钟那一刻,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员工代表--起站在台下,为8位敲钟人久久鼓掌。

马云说,“我们奋斗这么多年,不是为了让我们自已站在那里,而是为了让他们站在台上。”

关键字:趋势农产品
来源:股市融资编辑: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