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熊生存的政治气候
“三讲”活动正在全国如火如茶地展开,其中第一讲就是“讲政治”。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政局的稳定或动乱,必然造成股市的牛熊体现。
最难的是,在政局稳定的时候,未必都是牛市。这里的学问就大了。
中国股市是个典型的政策市。对政策的风向,散户们必须当“墙头草”。
纵观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凡出现政局不稳的地方,必出现熊市,这是政治背景影响股市的规律。在我国,由于政局长期稳定,政治背景影响股市的情况便常常以政策对股市的调控来表现。1994年的强烈反弹以及1996年的暴跌调整,均源于政府的政策调控。直到如今,中国股票政策市的突出特点仍未有改观,1999年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讲话后市场的反弹表现再次证明了政策市的特色。以1999年的牛熊之争、反弹与反转之争来讲,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是政策。论政治,国内政局空前稳定;论经济,经济增长出现倒退,但储蓄存款有足够托起20个牛市的储备量;论技术指标,B股及深成指的250天年线为缓慢向下,而上证指数及深综指的250天年线则为水平推进。牛熊之争是枉然的,以目前形势,政策指挥棒指到哪里,我们的股市就可打到哪里。
二、熊步——踏着经济的步伐
股票指数是经济的领先指标。然而股票市场又可成为泡沫经济的温床。这个矛盾,说明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或不景气的时候,股市未必就不会牛气冲天。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股市还是会或者说最终还是会反映出经济的真实处境。
对于经济环境和背景的认识,肯定对掌握股市的趋势有决定性的作用。问题是认识经济的方法是否正确,还有最重要的问题是能否正确认识经济背景与股市之间这一段时期的关系。
经济的兴衰,始终作为股市的重要背景而存在着。经济的繁荣昌盛,股市自然会牛气冲天。经济的衰退低迷,股市也自然疲软不堪,甚至崩盘不断。
美国股市牛气冲天,连续大涨9年,其背景自然是有赖于稳步的经济增长,美国经济通胀率一直持续在2~3%,失业率已降到历史最低点,GDP总量已达近9万亿美元(中国为7.96万亿人民币)。如果美国股市此时突然大熊降临,那么后面肯定是经济要出现问题了。
股市历来都是经济的晴雨表,纵观历史,世界各国的股市没有一次经济危机逃过了熊市,也没有一次经济的繁荣错过了牛市,只是每次的牛熊市有着千差万别的程度不同罢了。
股市一般走在经济的前面。所以,判断熊市,可以有这样一条参考方法:当经济一片繁荣,盛极一时的时候,此时股市也在牛市中,这个时候的牛市很可能已离熊市来临不远了。因为经济是循环的,盛极必衰,否极泰来,这是世界事物发展的规律。而当熊市在后期不断的大跌过程中,发现经济已萧条到了无法再萎缩的地步,那么牛市可能已经悄悄地开始了。
三、杠杆撬牛熊
之所以把利率从经济环境里拿出来单作为一节来谈,是因为利率是调节经济的杠杆,利率对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同时利率的活动也表明了政府对经济形势综合分析之后根据国家的资本实力所作出的方向性和进度性调整。(尤其在中国)。
因此利率对股市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这一点,是被很多人忽视了的。这也是我们要在此着重强调的理由。
利率是支配经济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利率的高低和股票市场有直接的关系。
通常利率会随着经济的繁荣期而向上调。经济越繁荣,资金的需求越多,利率便会一路向上,当利率调高到某一水平,市场不可以接受之时,也就是股市中牛市玩完熊市来临之时。
熊市第一期时,通常利率仍然高企,而股市却突然出现崩盘,股灾使大多数人走避不及。熊市出现之后,经济会随之走下坡路。但利率却并不一定可以立时的被调低,而要滞后稍长一点的时期才会开始下调。当利率一次次轻微下调的时候,对股市而言也只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在熊市中,前几次轻微的利率下调,只会刺激股市作出反弹,仍不可真正完全摆脱熊市的困扰。如果利率调低进入了真正的低息区,则熊市的日子已不会太长了,牛市已离此时不远了。
在经济循环中,利率的调节可以使衰退逐渐摆脱而进入复苏。所以,只要利率还在高企,经济就不可能摆脱衰退的命运,股市也只能在熊市中沉浮煎熬。可以说,利率的动向,会非常明确地指示着股市大盘今后的趋势。在牛市期间要密切留意利率会否进入高息区域,一旦进入,请随时作好撤离的准备,崩盘的可能性在此时的发生率最大。在熊市期间请密切观察利率的持续回落,一旦回落进入低息区域,熊市便会进入尾声,此时要随时准备入场。
利率对股市而言,决定大市的牛熊,也决定牛熊的转换,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