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象、时机、力度三个要素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基本的投资策略。如下表所示。
图1投资的基本策略
在交易的力度判断上,总体原则是很简单的,关键是定义对象和时机一的“好”和“差”,在我个人看来,这种评价可用风险机会比来衡量:即如果正确将带来巨大的回报,如果错误也不至于损失很多,从这个角度来一看,我认为好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未来优势型、低谷拐点型两类,因为它们在业绩和估值要素上的态势都是向上的,它们的好时机是指出现了各自时机特征中的最佳情况,比如未来优势型出现明显低估值、低谷拐点型、当前估值很低且重大改善因素出现,这些时机往往值得较大力度的投入。
一般的对象主要是指当前优势型,虽然表面来看它的当前绩效是最好的,市场形象也是最好的,但毕竟它已经处于经营水平的最佳状态,未来持续改善的弹力较小,且它存在着转为高峰拐点类别的危险。但如果这类对象出现黑天鹅错杀等好机会,也值得投入一定的交易力度。与之类似的,是很好的对象处于一个估值缺乏很大吸引力的状态。
较差的对象是指剩下的3类:高峰拐点、持续低谷、难以分辨。它们的业绩和估值趋势主要是向下,即使出现阶段性的大幅杀跌往往也仅提供了有限的反弹机会,特别是在它们出现这种态势的初期阶段,千万不要急着去“贪便宜”,此时往往都是“用手接一把飞速下坠的刀”。除非出现市场对它们的所有坏预期都充分体现的情况,在估值上相对于其他对象便宜得匪夷所思,以及出现分红收益率高、硬资产占市值比重具有吸引力、市场已经很久不再关注它们等较强力的见底标志,否则只能以较小的力度参与。
最后几种情况属于缺乏起码的投资吸引力的情景。要么是对象缺乏吸引力,时机也不佳,要么是对象很好,但是时机处于非常不利的状况,至少在中短期内面临巨大的下跌和亏损可能性。这种时候,持币耐心等待是最好的选择。
上面主要以买入的力度为主。其实卖出的力度也是相似的,只不过将条件倒置过来即可。比如一个一般的对象获得了很高的估值,或者未来优势型企业的业务发展充分成熟,市场也给予了很高的定价等。具体的交易标准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最重要的是遵循不同对象和时机组合下的不同处理这一思维模式。
此外,在考虑较大力度的投资前我通常会自问三个问题,如下表所示。
图2投资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上面说的短期收益40%的预期是种冗余,实际上无论是业绩释放还是市场估值波动,稍微哆嗦一下就会有导致收益下降20%的可能。如果连这个吸引力都没有至少不是上佳的时机(虽然也许是上佳“对象”)。价值实现如果依赖于某个特定的时机(比如1年内必须依赖政府上调价格),否则一旦预期落空就无余地了。下跌的收益吸引力幅度则是反向的一种推导。
我们现在已经谈到了具体执行交易的阶段,这里我想谈一个很实际但往往被有意绕过去的话题:技术。对于很多价值投资人来说,谈技术指标是非常“掉价”和“政治不正确”的。然而实事求是地讲,我在交易阶段确实也借助一些技术手段。但在我看来一切都是个“度”的问题,技术指标(特别是长期技术指标)并非毫无意义,而我也不相信不谈这点的人真的不看。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技术指标的运用有3个重点:
第一仅局限在具体交易阶段(已经决定买入或者卖出)。
第二,技术观察以月线级别的长期指标为主。
第三,技术层面的判断主要用于对基本面判断的辅助验证,如我判断一个企业被明显低估了,但其长期技术指标却显示明显的强势和超买,这其中的矛盾就值得再次仔细斟酌。
总之,在恰当的阶段恰当地运用技术手段服务于交易,是很正常的,这不值得夸耀,但也没必要羞羞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