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是指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基础上,一个或几个大企业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行业的产量来调节价格,获取高额利润,相应企业的股价也会居高不下,因此有投资者专门选择垄断型行业中利润稳定的企业进行投资。当然,并非所有的垄断型行业都能获得暴利,该行业分为技术垄断、品牌垄断、行政垄断和资源垄断4类,前两者的业绩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显著高于后两者。
技术垄断
生产技术独一无二,竞争对手无法复制,比如贵州茅台、云南白药和东阿阿胶等企业拥有绝密配方,对行业就形成垄断的独家经营权,可以通过控制产品的产量来决定价格,获得较高利润率。
如果估值合理,这种拥有绝密配方的垄断企业是最佳投资目标,但要注意两点风险:(1)产品质量下降,由于产品供不应求,企业管理者容易盲目扩大规模以提高产量,导致产品的品质下降,好好的百年老店最后泯然众人矣,全国各地的中华老字号餐饮品牌难道消失得还少吗?(2)多元化经营,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规模倒是发展平稳,积累了大量利润,为有效利用闲置资金,管理层会头脑发热去投资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多元化最后变成多元恶化。有些“阶段性”的技术垄断企业,比如医药企业拥有对某种常见疾病的特效药物专利权,需要投资者注意的风险点有:(1)20年专利保护期结束,大家都能生产;(2)差不多疗效的同类产品带来的市场冲击;(3)疗效更好的替代产品问世。因此,这种拥有阶段性专利权的垄断企业只能阶段性投资,一旦颠覆者出现,原技术拥有者将会面临毁灭性打击,绝对不能长期持有。
品牌垄断
品牌垄断也称“寡头垄断”,指同行企业经过长期竞争,大浪淘沙只剩下少数几家品牌占据绝对市场份额,控制全行业的供给。一旦规模垄断形成,中小企业很难挑战,因为:(1)初始资本投入巨大;(2)规模效应才能保证一定的利润率。
品牌企业规模大,比中小企业成本低利润高,因此强势品牌一旦形成,其市场地位很难撼动,其中的寡头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稳定性更高。比如,可乐界的两强、国内乳业的3巨头等,长期投资这些企业能获得稳定收益,而且风险不大,这些企业的投资价值仅次于拥有绝密配方的企业。
但这些品牌企业并不拥有绝对的自主定价权,如果它们将销售价格提高至与普通产品有明显差距时,必定有部分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会投入普通产品的怀抱。这些企业还要面对新技术的威胁,昔日胶卷行业的大哥“柯达”就被数码技术厂商直接颠覆。相对而言,快速消费品行业被新技术替代的可能性较小,而耐用消费品和工业产品被替代的风险就大些。
行政垄断
该行业的业务只有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才能经营,最典型就是公用事业项目,比如供水、供电、天然气供应和地铁运营等。这些行业由于是“特许经营”,没有竞争者,能保证一定的利润率,但由于其所提供的产品都与普通大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政府必须保障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消费,因此其产品的价格会受到政府的管制,这些垄断行业没有产品的自主定价权,很难产生超额利润。
行政垄断行业的成本会随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上升,但其产品的销售价格却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想要提价还要物价局批准或获得听证会通过才行,企业无法扩大经营规模,因为别的区域也有当地政府扶持的同类企业。该行业的成长性较低,因为政府阻止其他竞争者进入是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而不是帮助股东们赚大钱。
这类行业虽然享受垄断地位,但规模和利润率都受到限制,整个行业经营四平八稳却增长乏力,中长线要尽量避免投资这类行业,除非有恐慌性因素导致股价极低,比如0.8倍PB以下才值得介入,否则不予考虑。
资源垄断
其实资源垄断型行业并不算真正的垄断行业比如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表面看行业被几家大型企业垄断,但企业的产品价格完全受制于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投资原则应参照普通的周期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