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问答>股东户数常见问题解答> “买出了一个帝国”李书福成为奔驰最大股东!

“买出了一个帝国”李书福成为奔驰最大股东!

2018-05-29 11:11:10 来源:股东户数常见问题解答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买出了一个帝国”李书福成为奔驰最大股东!

时间:2018-05-29 11:11:10 来源:股东户数常见问题解答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问题:怎样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类文章!

答案:只需点击关注击右上方的《股权激励实战案例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以约90亿美元价格收购了戴姆勒(Daimler)9.69%股份,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最大股东。

这也是中国公司在西方汽车工业中的最大手笔投资。

“买出了一个帝国”李书福成为奔驰最大股东!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以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近10%股份。

北京时间2月24日凌晨消息,据外媒报道,戴姆勒证实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持有其9.69%的股权,按当前市价计算这笔股份的总价值为90亿美元左右。这一持股比例意味着李书福成为戴姆勒最大的股东。戴姆勒在监管文件中说,李书福拥有逾1.036亿股的投票权。

戴姆勒集团2017年净利润再创新高,达到108.6亿欧元(2016年88亿欧元),旗下奔驰再度蝉联全球豪华车年度销量冠军。

从照相师到『汽车狂人』

背后是对失败的不畏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

李书福出生在浙江台州一个贫困落后的山村里,19岁就就走入社会,跟着父亲做起了照相生意。1986年,李书福以冰箱配件起家,在26岁那年已经成为一个实足的千万富翁。

不料,国家对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制度,他的冰箱厂不在其列。

于是,李书福又转产高档装潢材料,研制出第一张中国造镁铝曲板。后来,海南『刮来』房地产风,他带着几千万资金来到海南。

不料,却遭遇地产泡沫,几乎血本无归。

1991年,那时候的正是奔驰宝马进入国内称王道帝的时期,发现汽车行业的巨大利润,李书福不顾家人的激烈反对,毅然投入到他的造车梦中。

不料,由于审批限制,民营企业就算造了车也不能上牌。

李书福不得不放下汽车梦,采取迂回线路,他开始造摩托车。于是,他创造了全国第一家生产摩托车的民营企业,同时也为他后期造车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他在浙江买了一块地,名义上是生产摩托车,实际是为了造汽车。

1998年,吉利第一辆车下线,那时候李书福还搞了个『下线仪式』,只可惜为他捧场的人寥寥无几。

经过漫长的等待,2001年,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吉利才登上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吉利集团也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从模仿到收购

背后是不懈的坚持

“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李书福

李书福的造车梦想,是从模仿开始的。

1996年,在当时像王健林那样的富豪都会买奔驰来自己坐,而李书福却买了两台回来拆开研究。后来,他又到一汽,把红旗车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也买回来进行研究。

就这样,他『照葫芦画瓢』造出来一台车。

李书福的造车梦想,是从模仿开始的

“美好的日子,从美日开始!”是当时吉利主力车型『美日』的广告词。然而,稍微懂车的人都能看出来,吉利美日就是模仿了老款奔驰E级的前脸和当年红极一时的富康的尾部。

美好的日子,从美日开始

在创业初期,李书福用廉价轿车打开了国内市场,相比当年动辄几十万的奔驰、宝马、丰田、福特等进口品牌的汽车来说,售价3万多的吉利美日和吉利豪情,和高档一点的优利欧,在那个时期的中国汽车市场,再抢手不过了。

吉利,将汽车的门槛放低了,也让更多的中国人开上了汽车。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与第21万辆轿车

『我们要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在2002年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不久的李书福,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夸下海口,在场的员工都颇为惊讶。

于是,李书福开始了他的买买买之路

2002年,在收购英国罗孚汽车一案中,因为他的『不懂规矩』,最终败给了南京汽车。后来,他又瞄上了奔驰汽车旗下的Smart。但那时候的奔驰还没有在中国办合资公司(北京奔驰成立于2005年),压根就没把『模仿起家』的吉利放在眼里。

也许就是那次失利,让李书福对奔驰心有不甘。

2005年,在香港成功上市(0175HK)之后,吉利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06年,吉利集团与英国锰铜控股公司(MBH)正式签署合资生产名牌出租车的协议。打破了中外合资的『老传统』。在上海生产知名的伦敦出租车,实现『英国品牌中国造』。

电影《王牌特工2:黄金圈》中的『吉利造』出租车

电影《王牌特工2:黄金圈》中的『吉利造』出租车

2008年,在经济危机爆发之际,李书福又趁机拿下了全球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

从那之后,李书福越买越起劲。

当年福特收购沃尔沃之后,用尽千方百计,花了上百亿美元研究新能源技术,都没有扭亏为盈的局面。李书福似乎看到了一丝机会。但在福特公司高层看来,李书福想收购沃尔沃完全就是做白日梦。

李书福想收购沃尔沃,注定是场持久战。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福特公司决定甩掉沃尔沃这个『包袱』。

看到机会的李书福开始下手,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与福特、沃尔沃方面反复交涉,尤其在知识产权方面。同时组建了一个200多人的谈判团队。其中,不乏国内外的律师事务所、汽车业界的顶级精英。

『谈判的的艰苦程度难以想象,光材料和记录就重达几十公斤。由于经常往返国内与欧洲,早上醒来甚至都反应不过来自己身在何处』一位参与谈判的人士说。

经过漫长的谈判,在2010年,吉利终于以18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沃尔沃的收购。至此,李书福8年的『沃尔沃梦』终于达成。

身边站的谁,很重要

买买买不是任性

背后背负着更远的使命

时至今日,李书福的吉利集团通过买买买,成为一家拥有吉利、沃尔沃、领克、宝腾、路特斯等十大品牌、年销售汽车182万辆、营收预计超过2700亿元的全球汽车集团

但在他手里的沃尔沃,并非只是一只纸老虎。

『吉利不生产沃尔沃,沃尔沃不生产吉利』,李书福在收购的签约仪式发言中说道。他想做的,就是放虎归山,实现沃尔沃的自身价值。

吉利不生产沃尔沃,沃尔沃不生产吉利

李书福给沃尔沃制定了『复兴计划』:沃尔沃汽车的主要研发和生产仍留在欧洲,同时在中国设立工厂。因为他深知吉利这个产自『第三世界』、『模仿起家』的品牌,就算能走上国际市场也没有过硬的竞争力。

欧洲品牌的标签,依旧具备强大的说服力。

2017年全年,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销量571577辆,集团全年营业利润实现了创纪录的141亿瑞典克朗。相较于2016年的110亿瑞典克朗,今年的营业利润上涨了27.7%。2017年全年营业额达到2109亿瑞典克朗,和2016年的1809亿瑞典克朗相比,涨幅为16.6%。

2017年全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今年1月份中国市场销量11537辆,同比大涨38%。

由此看来,沃尔沃真的复活了。

沃尔沃S90

沃尔沃S90

要说对于吉利,收购之后最大的收益是什么?

当然就是沃尔沃的安全技术。

要知道,沃尔沃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发明了『笼式车身结构』,发明了第一款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等等。对于安全的考虑,沃尔沃永远都走在世界前列,而沃尔沃手上也捏着无数有价值的知识产权。

笼式车身结构

笼式车身结构

那么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用沃尔沃的安全技术。

为了重建品牌信心,李书福又创立了主打年轻人市场的品牌——领克(LYNK& CO),由吉利控股与沃尔沃合资成立。

领克01

领克01

利用沃尔沃的电气化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技术,以及其在欧洲而影响力,在沃尔沃的发源地瑞典,建立研发中心。

李书福这一招叫,站稳欧洲,拳指『全球』。

花了90亿美金

想要戴姆勒的什么?

眼看着,北汽新能源、比亚迪、奇瑞的疯狂扩张,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互联网造车后辈的野心勃勃。传统汽车行业走出来的吉利,怎么可能坐的住。

目前,戴姆勒在国内的合作伙伴是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汽车),双方合资成立了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奔驰),主要负责奔驰部分车型在国内的研发和生产,但大多是传统燃油车。

“买出了一个帝国”李书福成为奔驰最大股东!

在这月初,戴姆勒集团宣布将投资约100亿欧元(约785亿人民币)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目标在2020年前使旗下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发布超过50款新能源车型,纯电动汽车将推出至少10款。

同时在三大洲共建立了6个工厂,其中5家工厂将会生产下一代EQ系列新能源汽车,第6家位于法国的工厂在未来将生产smart ED纯电动车型。

戴姆勒的新能源全球扩张计划,野心勃勃。

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公司续写合作新篇

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公司续写合作新篇

在去年,戴姆勒和北京汽车就签署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框架协议,今年2月7号也得得到了发改委的许可。这也就是意味着,戴姆勒在中国的新能源之路已经开始了,第一个合作伙伴就是北京汽车。

那么,吉利会不会成为戴姆勒在华的第二个新能源汽车合作伙伴呢?

纵观吉利的产品线,吉利新能源目前仅拥有帝豪EV、帝豪PHEV两款车型,产品序列远远少于上汽、北汽、比亚迪、奇瑞等车企,甚至都不如新生的互联网汽车品牌。

去年年底,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表示:北汽集团到2020 年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销售,到2025 年在中国境内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

能不能开上更便宜的奔驰,就看吉利了!

就吉利目前的基础来看,从电池到整车,从设计到研发,不仅需要花费大量金钱,而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恰好,戴姆勒有新能源扩张计划,而吉利正好也需要造新能源汽车。

所以,买买买!就成了吉利目前最快的解决办法。

李书福的海外投资版图

在李书福此次投资戴姆勒以前,他领导的吉利公司也在海外大举投资,扩大在汽车业的版图。

1、2010年,吉利收购福特汽车旗下沃尔沃汽车公司,去年沃尔沃在华销量突破10万辆,沃尔沃中国市场以近30%的销量增速在全球市场中领跑。

2、去年6月,吉利收购DRB旗下宝腾汽车(PROTON Holding)49.9%的股份,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3、去年11月,吉利重磅宣布收购美国最大飞行汽车公司!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拥有飞行汽车的国家!

4、去年12月,吉利与欧洲基金公司CevianCapital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将斥资32.5亿欧元、约39亿美元收购沃尔沃集团8.2%股权,成为原沃尔沃汽车母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李书福麾下已经拥有沃尔沃汽车、Polestar、领克汽车、吉利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商用车等多个品牌,吉利控股还对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及太力飞行汽车进行了战略性投资。

根据吉利的2020200计划,吉利汽车到2020年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同时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刚推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很多人对之嗤之以鼻,结果李书福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汽车疯子”的汽车梦绝非虚言。

汽车“疯子”李书福

这个浙江农民,敢为天下先,如今要把多少汽车公司逼上绝路!

李书福不是官二代、富二代,貌不惊人!他出身农家,长得像个典型的农民。长相敦厚,塌鼻细眼,看起来很能喝酒的模样,十足的草根、草莽气质。

有段时间,当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全天下几乎所有人都在等看笑话。如今7年过去了,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恐怕要失望了。现在,沃尔沃汽车的业绩又好得不要不要的,盈利大幅增长!

不仅如此,李书福还继续把一个个知名汽车品牌纳入囊中,准备打造中国自

的汽车王国!今天,还要进军飞行汽车!

早在1997年,李书福就放大炮:“汽车有啥了不起,不就是四个轮子、两部沙发加一个铁壳吗?”外界说他是“汽车疯子”、“汽车狂人”。

一步步,李书福走得步步惊心,下手极重,独向虎山行。这厮就是一个从头到尾都流淌着赌徒血液的主儿,超级相信自己的直觉,一旦下了决心,就孤注一掷!

可以说,李书福是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大都有一种共同的特质,那就是豪赌+混不吝。正是这种商业气质,让他们能够熬到最后也笑到最后。

这次,李书福又下了豪赌,而且是打破陈旧模式,让所有同行不敢想象的豪赌。也许未来,你今天看不起的吉利,将让你高攀不起。

任何一次机遇的到来,都必将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最后:“来不及”!说来说去,每个企业家、创业者,都应当磨练你自己在破晓或者朦胧状态下进行判断,而且为之矢志不移的能力!归根到底,无论李书福,还是当年任正非、董明珠、马云等人,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靠的就是这种战略把握能力。先知先觉经营者 ,后知后觉跟随者 ,不知不觉消费者!这个时代,成功或许只属于那些能够提前感知大势、而且超级自信、敢于坚持的人。现代企业的竞争将是资本的竞争,不懂资本的知识、没有融资的技巧、没有金融的圈子,没有众筹能力、没有股权划分的思维、企业要想赢得现代的竞争显得分外艰难。不借钱企业没法运转,借钱企业资不抵债,老板该如何选择.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

企业做不长、做不大的根源当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却只有一个——企业的股权出了问题!人心善变,尤以今时今日更甚。然而《孙子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胜”。如果人心不齐,各有各的打算,要带领这样的组织做长久就会很难。没有一致的利益难有人心的统一人心不齐是因为利益不一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多源于这种不一致。现实中我们每天都浸泡在这种一致与不一致的纠葛当中,比如毫不相干的两个人组成家庭以后,因为共同目标而心向一处,即便有矛盾也会因为终极目标的一致而积极化解,相互妥协,一致对外,而一旦分道扬镳,不互害就很好了,因为这时他们是在考虑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公司就不同,公司的每个成员是怀揣着各自不同的预期走到一起的,试探、观望,以能够达到自己的最大预期为目地,达不到就会走人,老板想什么、公司发展如何都和他无关。传统的组织模式,老板和员工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利益的关注点不一样。员工只有工资和奖金,公司挣多挣少和他没有什么关系,挣多了老板也不会多分给他,挣少了老板也不敢不发工资给他。

他只关心分在他碗里的东西够不够分量,至于锅里还有什么、有多少他不管,也管不着。这种利益的不一致就导致了不同的行为表现,比如,员工每天只工作8个小时,而老板恨不能24个小时都用来工作;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员工本能的会找借口不去做或者推责任,老板则是本能的去找方法解决问题,甚至于企业面临倒闭的时候,员工可以轻松的转身离开,而老板却无路可走,只有独自承担。另一方面,因为信任的基础是双方利益的一致性,当利益不一致,老板和员工之间就很难有信任,不仅语言显的苍白,即便把心掏出来员工也未必会信,而没有信任,相互之间也如同隔皮猜瓜一样,猜不准各自的心,要统一就更难。人心不能统一,归根结底是因为利益不统一,那么先解决因自然就会带来果。有一句话叫钱在哪儿心在哪儿,这个世界上人们能看到的最真实的就是钱,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用钱这个实实在在的工具把大家拴在一条绳子上,自然就会达到人心的统一。

用股权统一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一个段子:新媳妇刚过门那天看见新郎家有老鼠出没,就只是看热闹,洞房花烛之后再看到老鼠就是穷追猛打,怒斥老鼠偷吃她家粮食。这个段子诠释的就是利益一致人心才会一致这个道理。在公司,如果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不统一,作为个体就会本能的只关注自己那一块儿,表现上就是到点儿上班,到点儿下班,没有创造力、主动性、责任心,这是最让老板头痛的,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股权把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统一起来。

可以采用自主经营的模式,就是把经营权分一部分给员工,让每个自组织(小组或者部门)自主经营,共享其收益,而不是只有工资和奖金。这样就把公司的利益和自组织的利益匹配起来,让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做,本质上也是在给公司做,比如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韩都衣舍的小组制,还有中国农村的包产到户也是把土地的经营权放给了农民。还可以采用干股激励,根据业绩共享公司的利润,让关键人员享有股权对应的分红权,晋商的身股就是这样一种分红权。在干股激励基础上还有更好用的方法是增量激励,就是把比上年增加的利润大部分分给员工,没有增加时就不分,这样会鼓励大家关注公司发展,创造更多价值。不管是自组织还是干股激励,都非常简单好用,因为不需要变更章程,作为股权激励的第一步,可以积极去尝试,尤其是针对分支机构、门店、短期项目。但是这些模式最大的缺陷是只能统一利益,不能共担风险,亏了还是公司的,一旦遇到外部环境有重大变化导致公司亏损时,员工不仅不能和公司共担,还会选择离开。所以只可以在短期内使用,不可以长期使用,特别是对关键的核心人员,不仅要能共享,还要能共担,因为所有风险都由老板一个人承担,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并不是好事。

关键字:比亚迪董事
来源:股东户数常见问题解答编辑: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