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史上首次!北京“落选”!这23个城市迎来最强利好!
国城市发展,又迎来新篇章! 9月11日,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 23个城市成为首批国家官方认定的物流枢纽! 哪些城市有幸得到国家认可,获颁物流枢纽“认证书”? 这些城市分别是: 东部地区10个:天津、上海、南京、金华(义乌)、临沂、广州、宁波—舟山、厦门、青岛、深圳; 中部地区5个:太原、赣州、郑州、宜昌、长沙; 西部地区7个: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南宁、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东北地区1个:营口;
北京、武汉、杭州落选!这些城市脱颖而出!中国的未来在这! 原本预计15个,实际公布23个,利好超乎想象。 要知道,根据2019年4月2日发改委《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方案(2019-2020年)》,以及8月29日,亿欧物流的消息: 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应该只有15个城市。 结果,发改委实际公布的名单里,不止15个,成了23个。 多了哪些城市呢? 多的,主要是中西部城市。 具体变化看这里: 2019年4月2日,在发改委公布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方案(2019-2020年)》里,曾经给15个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框定了一个选择范围。 这个范围是这么描述的: 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人民政府编制为基础,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几个重大战略里,做选择。 而2019年9月11日,发改委的《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里,除了上面几个重大战略以外,最后加了一个西部陆海新通道。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的数据,2019年前7个月,东部地区进口同比下降5.7%,降幅比6月份扩大了0.3%。而东部各省里面,降幅最明显的就是广东,降幅扩大1.7%。
中部地区,原本前六个月,进口同比是下降1.2%,结果到7月,进口增速由负转正,成了正增长0.1%。进口向好趋势非常明显。 西部地区,今年一直领跑全国,前7个月增速为8.2%,增速然亮眼。
中西部贸易表现比东部好这么多,“临时”加塞给西部几个名额,当国家物流枢纽,就很容易理解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 翻遍23个城市会发现,北京、武汉、杭州等头部城市居然落选了,这是怎么回事? 北京的落选不意外,因为北京一直强调要疏散首都功能。 根据首都功能的定位,北京未来的首都功能就四个: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曾说,不是上面四个功能的,都属非首都功能,均要疏散。 现在物流枢纽给了隔壁天津,那北京就没有必要再自己上了。 不过,杭州和武汉的落选着实有点意外。
因为根据2018年底,发改委下发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这份国家物流枢纽纲领性文件里,武汉按照划分标准,既是陆港型物流枢纽,也是港口型枢纽,既是空港型枢纽,也是生产服务型枢纽,更难能可贵的是,武汉还是商贸服务型枢纽。
6个划分标准,武汉占了5个,到最后还入选。 杭州和武汉类似,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独占陆港型、空港型、商贸型、生产型四类,结果也没入选。
杭州没能入选可能和宁波-舟山入选有关。 2019年1月,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从杭甬共唱“双城记”,到杭绍甬共建“一体化示范区”,宁波、杭州这两个浙江龙头城市的区域协调和带动作用持续深化。 现在有个概念叫环杭州湾,实际全称叫,宁波杭州湾新区。 既然是双龙头,杭州作为龙头中大哥,肯定要有大哥的样子,不然双龙头的双可能就仅仅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杭州没入选有的解,武汉没入选,可就难找理由了。 不过,武汉也不用着急,因为23个城市不“唯一”,未来还有新利好。 还是根据2018年底,发改委下发的纲领性文件,《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 在这份规划中,发改委明确提出:
2020年要建设30个国家物流枢纽; 2025年要建设150 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
也就是说,短期到2020年,还有7个名额,会出来,给新的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远期到2025年,还有127个城市,有可能脱颖而出。 武汉身份这么重,加上一同身兼六种类型南京和重庆都已经成了国家物流枢纽,2020年剩下的7个城市里,绝对有武汉的一个位置。 除了武汉,根据发改委给出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表格,哈尔滨、石家庄、合肥、大连、沈阳、福州等同样身兼数职的城市,也可能2020年之前兑现利好,名誉加身。 最后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国家打算建设这么多国家物流枢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整合资源、完善布局,提升功能都算,但,最终落实到能够量化的结果上,其实目的就一个: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