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资本市场上很多事被定义为:历史性时刻。
科创板开板,历史性时刻;
沪伦通开通,历史性时刻;
华为高端机首超苹果,历史性时刻;
茅台股价逼近千元,历史性时刻;
就在今天(6月25日),资本市场又出现一个历史性时刻的事件:中日ETF互通正式启动。
很多人看到这则消息第一反应就是:哇,可以买日本股票了。
在大多数股民的眼中,国外的股市的月亮一定比A股圆,能买到国外的股票就好像抓到了赚钱的不二法门。
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沪港通2014年就开始了,5年过去了,我们也鲜有人听过南下资金通过港股赚的钵满瓢满,反倒是北上资金成为了A股的舵手。
投资日本ETF 你对手是日本央行
其实中日ETF互通,这并不算啥新鲜事,早在2018年10月份上交所就和日交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从那时起“沪日通”其实就已经有眉目了。
今年4月12日,我方的4家基金公司就率先申报了跟踪日本证券市场主流指数的ETF品种,其中华夏、易方达、华安跟踪日经225指数,南方顶峰跟踪东证股价指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投资之前你也必须了解你的对手是谁。
这就跟你买A股一样,你炒妖股,你得明白你的对手就是温州帮、山东帮、成都帮等游资大佬;你买茅台你的对手就是外资、各大公募基金等实力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你买日本ETF你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日本央行,这是日本ETF最为显著的特点。
从2010年开始,为了应对经济衰退等问题,日本央行退出了一些列的量化宽松政策,说白了,也就是印钞,印钞你得有锚啊,而日本印钞的锚最主要的一项就是日本的ETF。
根据招商证券的数据:
2010年12月到2012年12月份期间,日本央行总共购买了1.47万亿的ETF。
安倍上台之后,又搞出了一个“安倍经济学”,其中最主要的一项也就是继续印钞,日本央行也顺势推出一个QQE计划,一个Q不行那就来俩Q,把日本央行的ETF购买规模提升到每年1万亿日元。
自此以后日本央行购买ETF的规模开始逐年暴增,截至到2018年年底,日本国内的ETF规模就达到35万亿日元,其中日本央行的持有量就超过65%;日本国内股票ETF约33亿,日本央行持有量超过70%。
正是因为日本央行这个“超级国家队”的存在,日经225指数从2010年开始至今整整翻了一倍。
根据国际金融报的数据,这几年来只要日本东证指数下跌超过0.2%,日本央行就会买入ETF,防止崩盘。人造牛”这个词放在日本股市上再为贴切不过了,很多人都猜吐槽A股的这种类似问题,其实日本股市要比A股“猛”多了。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既然是人造牛,那么接下来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日本央行接下来一旦调整购买股票ETF策略,毫无疑问对于日本股市来说将会是一次巨大冲击。
而且现在日本央行的这种政策调整的意味越来越明显。
在去年7月份的货币政策决定当中,日本央行就做过表态:可能根据市场情况增加或者减少股票的购买量。
在今年三月份日本央行的ETF购买量一度降至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赌日本国运 还不如买中国国运
除了日本央行政策调整之外,日本股市自身也存在一定风险。
自从2010年日本央行实施量化宽松以来,日本股市开始了大幅反弹,其中日经225指数从2010年至今涨幅达到100.96%,整整翻了一倍。
目前,市场看好日本股市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估值底,好像全世界都在说日本股市估值低,当前日经225的市盈率(TTM)仅为16倍左右,无论是和自身相比还是欧美等其他国家相比,都是出于比较低的位置。
这一点好像没啥毛病,本想拉一下日经225的历史估值数据,但是万得上都没找全,就指数来说,从底部的6994点到2018年的最高点24448点,指数整整涨了3.5倍。
接下来还能再涨一倍达到1989年泡沫破裂之前的历史高点吗?
目前能够支撑日本股市继续上涨的动力除了日本央行买股票之外,貌似并没有看到太多实质性的硬逻辑。
靠经济基本面支撑吗?
不大可能,仅从经济增速来看,2018年日本的GDP增速已经从2017年的1.9%暴跌只0.7%,国外投行大华继显证券的预测显示,2019年日本的GDP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至0.5%。
投资日本的ETF,实际上就是投资日本的股指,那么对于一个涨了三倍多,央行高度控盘、而且经济又看不到大幅增长迹象的股市来说,难免会有点下不了手的感觉。
当然,有一个好处是,日元对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目前人民币兑日元的汇率为15.53,也就是1元可以兑换15块的日元,要知道2015年的时候1元人民币最多可以换20.25日元,这也就是说参与了日本ETF之后,如果接下来日元继续升值,那么你有可能会获得一些汇率上的额外收益。
买股指就是买国运,如果跟日本相比,赌日本国运还真不如赌中国国运。
盈亏同源,盈利本来就是对你承担风险的补偿,在资本市场上盈亏不会因为你换了个市场就会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