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防电话销售保险忽悠
理财案例
最近,施小姐频繁接到推销保险的电话。令施小姐感到气愤的是,有时正在和客户谈生意,谈到关键时刻,推销保险的电话就打过来,很影响谈判的进展和气氛。有时,连接几天早上六七点都会接到推销保险的电话。更让施小姐郁闷的是,有时电话销售员竟然瞒天过海,越俎代庖。
一次,施小姐接到某银行信用卡中心打来的电话,对方对施小姐账户情况很了解,并推荐一款只有银行信用度好的客户才可购买的保险产品,强调说是储蓄性保险,每月365元,交满10年后可拿回本金,可随时电话通知购买.
施小姐表示可以考虑,对方希望施小姐确定一下身份证号及信用卡账号,施小姐说了一遍.
结果让施小姐吃惊的事情发生了,当天下午,她便收到信用卡预授权"1扣款的短信。施小姐认为这是欺诈,首先,自己并未确认购买,也未签合同。其次,电销人员只说核对信息,并未表明核对信息的目的是要付款。
如今,施小姐一听说是保险公司的,立即挂线。
案例分析
电话销售保险以其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方式被大众认可,但投诉率却奇高,暴露出电话销售保险行业内的诸多问题。
不规范的销售方式造成了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投保人的戒心促使一些保险代理人用更为极端或不正规的方式来推销产品,保险推销和投保人之间的恶性循环就此产生。
翻看3.15电话保险投诉案例不难发现,投保人针对电销专员在退保、保单收益等方面存在隐瞒、夸大等欺诈行为的投诉占整体电销保险投诉的80%。
因此,了解一些电销常用的欺诈手段,学习一些防止被“忽悠”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理财建议
(1)死缠烂打
表征现象:利用从各渠道得到的个人信息不断拨打,并与消费者不断攀关系。防止方法:经常打来的推销电话,可直接回绝,并向预留过个人信息的银行等机构反映。
(2)指鹿为马,过度承诺
表征现象:电话销售口中的保险产品是万能的,没有任何缺陷,规避退保、犹豫期等问题。电话销售在通话之初推出非常优惠的条件以吸引潜在客户,之后不断为客户洗脑。
防止方法:①在电话中仔细询问敏感问题,保险公司电销都有录音,如对方信口开河,录音可作证据:②签署合同前要认真阅读内容,了解收益情况和投保状况后再做决定。
(3)设套欺诈的合同陷阱
表征现象:没有取得投保人确定答复时,要求投保人说出银行账号及身份证号。本例中施小姐的情况就属此类。
防止方法:这种电销保险采用客户电话中口头同意即扣款的形式,属于信用卡预授权范畴,以客户口头承诺为准,随后会将保险合同和说明寄给投保人。
日前,较多公司通过银行信用卡进行顾授权电话销售。不过,电销保险有10天的犹豫期,如果投保人后悔,保费可追回。
名词解释
[1]预授权:指持卡人在宾馆、酒店或出租公司消费,当消费与结算不在同一时间完成时,特约单位通过POS预先向发卡机构索要授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