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系如何崩溃
从东南亚国家的情况看,1993年到1996年间每年的资本流入量高达500亿到1000亿美元。随之而来的是,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出现了明显膨胀,银行资产负债状况急剧恶化,银行贷款损失急剧上升,这一比例一般要占到15%至35%。
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系统为了阻止负债状况进一步恶化,必然会限制货款范围,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这个过程如果调节得不好,就可能直接导致全面爆发银行危机,促使许多银行无法偿还债务,反过来进一步削减金融系统的贷款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伴随着银行负债状况恶化的是货币危机。这时候如果一旦遇到国际游资冲击,中央银行必然会提高利率水平来吸纳资金流动性,捍卫汇率水平。可是这样做,又很容易因为资金到期日不一致或发生经济衰退,进一步加大原有的银行信贷风险。因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合约期限通常很短,并且通常是用外汇计价的。政府为了应付随时到期的债务合约,以及因为提高利率增大债务规模,常常会弄得筋疲力尽。而越是出现这样的慌乱,就越是会加重原有的信息不对称,致使错误百出。
可是如果不这样做呢,又很难维持原有汇率。如果汇率维持不了,那么显而易见的是离爆发金融危机就不远了。因为在汇率下跌的冲击下,卖空本国货币的预期获利非常吸引人;这种获利预期会进一步诱使更多国际游资加入,造成金融体系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