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低估值行业通常都会研究,但对银行股不感兴趣。也许是太了解了。
银行的商业模式很好,但是对投资人有个问题:利润是显性的、提前看到的,成本是隐性的、滞后的。贷款一放出去,收到利息就是利润,但潜在的风险可能要经历一个经济周期才能完全体现。温州金融风波之前,银行业一年利润近200亿,风波一来好多银行一年亏掉十年赚的钱。
银行内部人很大的动力、有无数的办法粉饰太平。前段时间新闻报道成都浦发银行通过种种手段,可以做到十年零不良贷款。最近华夏银行成为A股破净最深银行,网上很多人在分析这个那个,全都不得要领。真正原因是董事长、行长换人了,揭盖子的时候要到了。
这种风险与收益在信息上的不对称,加上内部人的操纵,使银行财务透明度很低。银行的投资人以机构为主,看估值比较理性。这种不透明在估值上必然要打折,所以形成现在这么低的估值。看上去很低,其实是很科学的。
抛开基本面,还有个供需矛盾。银行对于资本金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导致股票供给无限,哪怕业绩好,上涨也难。
不过我还是买了一家银行:邮储银行,不会放贷款的银行。去年底正有好个机会,买的价格比李嘉诚还便宜20%,打算拿着收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