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注入”通常是 的大股东把自己的资产出售给 。同时也可能是 发起人(自然人或公司)的另外一些非上市的资产注入到 中去。
首先,要判断对于注入的资产总体的状况如何,是优质资产,还是 产业链处某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资产质量状况怎么样。对于该公司整体的营运空间,它会起到一个怎样的影响。这一点相当重要的,对于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产业链整合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往往是一个大的集团公司后边有一个大量的产业群,而且上下的产业链又比较长,这就迫使该集团公司要通过整合这个产业链,把产业集中化。通过这个产业链的集中化之后,它能减少关联交易,使该集团公司上下游的资源有效的衔接起来,能够有效的使财务成本降低。关联交易的减少,同样也带来了管理成本费用的有效下降。
其次,从收购的方式来看,如果是出现一种负债收购,无论是对广大的 的股东,还是即将要收购的,注入资产的股东,根据财务杠杆的效应都会导致风险系数的提高。而在不考虑股权收购的情况下,纯粹的现金收购方式对企业的现金流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增发股票,股价不一定就会大跌。股票增发:是指 为了再融资而再次发行股票的行为.股票增发对股价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需要作出以下具体分析:
1、增发对股价是利好还是利空。
其实,只要是概念,消息,都是主力为了配合股价的拉升或杀跌作准备的。炒股尤其是牛市玩股,既不要注重消息面,也不要注重业绩面,基本面更不用说了。炒股是炒庄。也就是说当你进入某一个股时,只要看其庄强不强就可以了,强者恒强,这是巅扑不灭的真理。如果一个业绩很好,净资流量为正,市盈低的,股价总拉不起来。不是说一月两月,而是近半年时间,从未有个大行情,那只能说此庄弱。不碰为妙。而增发,除了是 圈钱的把戏之外,并不会对其基本面改变很多。很多公司增发一是为了解决资金困难的局面,二是可能向其子公司注资,向外拆钱。就是说子公司赚了钱并不归 所有,三是发展新的项目,或开新的公司,反正增发的钱只会有一点点流入 的财务中。股在增发价之前,公司会同机构勾结,抬高股价,当增发价定下来之后,其股价就不会搞高了。所以,增发的股要看其时机择机而进,并不是所有的增发都能给你带来利润
2、如果某股通过了董事会的增方预案,还有报批监证会。
一般情况下,其增发会通过。在申报增发的过程中,该 为了提高增发股价,达到圈钱的最大化,会暗中与机构勾结拉升股价,也就是说,当股有了增发,其批准的可能性极大时,此时可以介入,机构会狂拉股价,达到 高层的意愿。如果增发方案已经通过,此时还是不介入为妙,因为一通过,其增发的股价也就随之定来了。主力及 是不会让增发价与现股价相差很多的。如果股价高,其增发低,则会打压股价。所以,不要因为某股通过了增发,且当日上市涨幅无限制而抢进,其结果只会让痛心,因为,这时股也不会涨,也不会跌。横盘。大家近期还是从整体上市及资产注入方面去玩股吧,因为这两个方面才是真正意义是的要办好公司,即使短期套着,也可以长线持有。
3、如果有好的项目急需资金,增发股票无疑是圈钱的最佳方案。
如果为圈钱而圈钱,则是公司的一大败笔,圈了钱确没有用途,即不能给股东带来收益,又不能给公司带来利润,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也没有帮助,其结果是:增发以后净资产增加,新的资金盈利能力不如旧的。
关于整体上市和资产注入的一些建议
整体上市和资产注入是当前A股市场最热门的主题,其中爆出的黑马让人惊叹,谁会是下一个中国船舶(600150)和江南重工(600072)?在市场趋之若骛之际,证监会针对 并购整合等规范事宜连续出台征求意见稿。我们认为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一些 在并购整合过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ST金泰(600385)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整体上市和资产注入究竟会给 带来什么?
现在恐怕很少有人会顾及到这个问题,市场更看着的是由题材带来的巨额投机收益。但问题是一年之后,当所谓的整体上市和资产注入未能提升公司业绩之后,甚至发现因注入的资产质量不佳对 形成拖累,而股价却高高在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自己去思量吧。
我们认为,评估一家公司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一定要秉着客观理性的原则,切忌听风就是雨。
要尽可能多地了解 和大股东之间的关系,包括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资产规模、资产质量、行业景气、行业地位等等。大股东和 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整体打包或部分注入的资产情况,注入的资产和 原有的业务之间的关系,新注入的资产会不会和原有的业务产生“排斥”反应?新注入的资产对 利润增厚需要预测和评估,整合方案也需要分析,是不是对流通股股东有利?等等。
整体上市和资产注入是需要借A股市场这个平台完成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股价波动,猫腻是不会少的,对一般投资者而言,机会和风险并存。我们的建议是——尽量选择大股东有优质央企背景的 作为投资标的。
优质资产注入 的具体形式是怎样的?
优质资产注入 的具体形式是怎样的? 是的, 可以通过定向增发的手段将其他优质资产注入到 来,其实也可以通过现金购买的方式来将优质资产注入 。
购买资产有两种支付手段,一种是股权支付,也就是向优质资产标的的股东增发新股;另一种是现金支付的手段,就是拿钱直接买了,装入 里面。 在实践操作中,一般 会采取定增+现金支付的方式,因为收购资产动辄数十亿元,对于 ,特别是中小 而言,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而定增属于增发新股,比如说假设A现在股价15元,总股本是4500万,每股收益是0.5元,拟购买的资产价格B评估价值是30亿元,此时A公司需要向资产B的股东C增发2亿新股(15*2=30亿)。 定向增发很明显会摊薄 每股收益,增发后公司的总股本增加到2.45亿股(4500W+20000W=2.45亿),但是在新收购的资产B没有贡献并表业绩之前,公司的净利润依然是2250万元,此时每股收益减少到0.092元(2250/24500=0.0918),被大幅摊薄了。
但是资本市场往往将重大资产收购解读为利好,以为资产市场看的是未来的收益,假如说资产B将在下一年贡献10亿元的净利润,那么无论是营业收入、净利润还是每股收益都将大幅增加,而这也是市场看好此类收购的理由。
资产注入会带来投资价值吗?
结构性行情下,部分板块不断走高。人们已经不再注意“市盈率偏高”、“泡沫”这样的名词,好像经过前期的不断宽幅震荡,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当人们完全抛弃了理性价值分析,非理性地参与到这种疯狂的时候,真的风险就要来到。
风险是要提醒投资者的,但市场机会也仍然存在。“黑色星期二”的警示之后,管理层意识到资产泡沫的倾向,开始助推央企资产注入以点带面,期待优质资产通过这种方式上市,一方面可以消化掉过剩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用更多的盈利资产降低市场的泡沫,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整个市场的巨大波动。
原因很简单,如果我们把整个市场的资产进行整体分析,首先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经济中还存在着巨大的可注入资产存量。数据显示,境内 的利润总额大约是1960亿元,而这仅仅相当于实体经济全部企业盈利的9.4%,加上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上市企业的利润总额也仅相当于全部企业盈利的30%,这就说明我们还有大量的盈利性资产没有进入到股市。
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国有工业企业盈利数据,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国有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自2001年以后一直是高于 的,这意味着可供资产注入的存量质量要好于 。通过这样的优质资产注入,盈利增长率高于股本扩张率,市盈率也就降低了,所以通过资产注入形式的推广,2007年的慢牛可期。
当资产注入形成财富效应的同时,市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消息。寻觅具备资产注入潜能的股票最简便分析方法是研究大股东的盈利能力:当大股东盈利能力远远高于其控股 盈利能力,那么资产注入将会带来估值上升;反之,当大股东盈利能力与 相当甚至更低,那么资产注入不仅不能带来估值上升,反而可能降低。
此外,投资者在介入这类题材股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其存在的“不确定性”。这包括两点:一是题材本身是假的,目前市场中已有消息满天飞的现象,要防止有些职业炒家可能利用发布虚假消息来误导投资者;二是题材是真的,但公司预案在最终通过前还可能存在各种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