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怎样才能做到“真实有效”?
要认识到,大盘实际的点位可能并没有自己所看到、听到的那么高;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也没有预期中的那样多;跑赢指数的恐怕只有少数人,甚至还有不少人在大牛市里仍然亏着钱。
指数,尤其是上证指数,是多年来广大投资者投资决策时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曾几何时,人们大都以上证指数作为向导,结合具体个股,作出相应判断,进行买卖操作。无论是对于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是对于普通投资者的决策参考,上证指数都功不可没。
然而,由于“二”、“八”群体结构的不断调整,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上证指数的参考作用越来越弱化,已不能准确反映全部(至少是多数)个股的走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指数是“失真”的。投资者如果据此操作,很有可能会导致投资依据的盲从,也难免会使操作决策错误。
近年来,随着新的“大象”群体的不断加入,上证指数的失真愈演愈烈。如今的上证指数,与其说是上证指数,倒不如说是“大象指数”来得更为贴切。曾几何时,石化、工行都称得上是“老大哥”,如今都已变成了“小儿科”。就以中国石油为例,它的一举一动,就足以使上证指数上蹿下跳,再加上其他老二、老三、老四们的涨跌,真不知会影响指数多少个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证指数其实就是少数大象们的指数。更何况,说不定没过多久,中国石油的“老大”位置又不知道会被谁取而代之。
由此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指数,特别是上证指数,能不能也来个与时俱进,来个彻底改变,使其尽可能地做到“真实、科学、合理、有效”,以便像以往一样,给投资人当向导、作参考。
譬如,指数能不能不以市值所占的权重为计算依据,而改为以个股的平均涨跌幅来计算,暂且叫它“价格指数”。或许这样能更真实地反映股价的起落和投资者持仓市值涨跌的真实程度。既然许多投资者都在抱怨“跑赢大盘怎么这么难,什么时候自己的市值才能跟着指数走啊?”假如以个股的平均涨跌幅来计算相关指数,说不定这一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譬如,指数能不能不以市值所占的权重为计算依据,而改为以投资者的收益程度来计算,暂且叫它“收益指数”。指数涨,表示投资者的平均收益也同步上涨,指数跌,表示投资者的整体收益也同步下降。看指数如同看收益,要看收益只要看指数就行。这样,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大盘涨,市值跌”,“大盘的牛市变成了极少数人的‘盛宴’”的局面或许就能迎刃而解。当然,随着将来股指期货的推出,投资者又多了一个新的投资方式,部分投资者就能如愿。但股指期货毕竟风险大于机遇,相信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仍不会轻易地前去冒险,因而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假如以投资者的收益程度来计算相关指数,就能使这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说不定还会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和拥护。
譬如,指数能不能不仅仅以市值所占的权重为计算依据,而改为以市值所占的权重,再结合上市时间的前后来分别计算,暂且叫它“旧股指数”、“新股指数”。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指数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真实,起到参谋作用。但问题是“旧股指数”虽然是稳定了,但“新股指数”由于新成员的不断扩充,仍是充满着变数。而且“旧股指数”原有的问题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
再譬如,如果指数一定要以市值所占的权重为计算依据,那么能不能把“大象”和“小鸡”加以区分,使“大”和“小”、“二”和“八”各有各的指数,各有各的家园,暂且叫它“大盘股指数”、“小盘股指数”。若真能做到这样,不同的投资人可以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相应的市场,有针对性地进行投资,以避免当前由于指数失真而导致的“大象”和“小鸡”浑水摸鱼,而使投资者在决策时无所适从,甚至屡屡做反这一问题的出现。
还有,在新的指数尚未建立以前,管理层也好,专家、学者也好,不要光看指数,以为指数涨了,普通投资者的市值也一定就会跟着上涨。要认识到,大盘实际的点位可能并没有自己所看到、听到的那么高;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也没有预期中的那样多;跑赢指数的恐怕只有少数人,甚至还有不少人在大牛市里仍然亏着钱。有了这样的共识,相信以此作出的判断和决策,会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