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常常出现升到某一点便受阻回落,跌到某一点得到支持反弹走高。来回几次这样的波动,从图表形态和投资者思维上,就形成了一种阻力位和支撑位的定向模式。此外,还有根据黄金分割位、移动平均线、趋势线等划分的阻力位和支撑位。
作为一般的中小散户,能否识破这种假突破事关重大。首先,对大势作客观判断,根据市场情况着大盘突破关键点位的机会有多大,因为机构主力在正常情况下也不敢逆势而为。如果大盘还有很大潜力,即完全能够突破关键点位继续向上或向下运作,也就是说真突破的形成机会很大,用假突破的手法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次,在关键点位附近,密切留意一些对指数影响较大的股票,即大盘股的动向,因为机构大户要制造假象不可能全面出击,只能是利用大盘股的波动来影响指数。再一点就是结合技术图表和成交量来综合分析判断。
阻力位和支撑位对股价的波动确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股价在某一区城窄幅运行了一段时间,一旦向下突破,那么在这一区域买进的投资者如没及时出货便遭套牢;当股市重新上升至这一区域,解套的抛压较重,加上一些在低位买进的人对冲破原先的密集成交区信心不足,纷纷在该位附近获利了结,多头又不敢轻易在阻力位附近建仓,各种因家汇聚起来,就造成股市上升受阻。反之,当股价在某一密集成交区上方运行,一旦回调至密集成交区附近,以前买进的投资者已无盈利可言,抛压减轻,稍有买盘,大势又会反弹走高。所以,人们便形成了阻力附近抛出,支撑位附近买进的操作思维。通常这样的手法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由于阻力位和支撑位时的效应,又给投资者在操作上形成这样的启发:冲破阻力位时买进,跌破支撑位时卖出。因为股市一旦冲破关键点位,说明力度很强,通常都有一种惯性力量继续保持其运行的方向。在一般情况下,冲破阻力位和支撑位后采取追买或追卖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久而久之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做法。
一些机构大户利用人们根据阻力位和支撑位突破后的惯常做法,设法达到自己出货或建仓的目的。机构主力采取的手法就是搞假突破。即在阻力位附近奋力买进拉抬一把,形成大盘表面上的突玻,引诱其他人跟进,待中小散户纷纷追高入货时再抛售筹码,由于此时买盘汹涌,很容易卖出存货。反过来当大盘下调至支撑位附近,主力为了在低位吸饱喝足,有时会利用手中筹码狂抛狠砸,先打穿支排位,引发中小散户恐慌抛售,然后在下方大口吃进。当市场中的散兵游勇发现苗头不对已为时晚矣,因为吃足了便宜货的大户借抛盘穷尽顺势推高大盘,踩空的人只能反手追高买进。
下面两则实例颇为典型。
第一,1995年4月6日,上海股市反弹至659点,市场人士正对大势能否冲破661)点阻力位争论不休时,机构主力于4月7日奋力拉抬一些对指数影响比较大的大盘股,如石化、马钢、金杯,使得上证指数一举跃至阻力区之上,吸引散户跟进。当市场出现争相进货,群情徽奋,欢呼大行悄又来临时,主力随即反手做空,拼命出货。一来一去,机构大户用了少童的资金在关键点拉抬一下,顺利地将原先大盆被套牢的存货清仓。
第二,1995年2月6日,春节后第一天开市,原先市场普遍认为上证会在550点很强支撑,并视其为关键点价,万一打穿,后市下跌空间很大。就在这一天,沪市中的超级大盘股石化由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1.71元一举下挂至1.62元收盘,成交量并不大。由于打穿了市场认同的支排位,很多人认为破500点大关指日可待,纷纷争相抛售,大盘直线下降,在525点附近经过几次上下振荡,市场主力吸足了筹码。此时,抛压已明显减轻,稍稍用力一推大盘便调头向上,一些中小散户发现苗头不对又反手迫货,股市连连走高。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主力大户有时会根据大势的情况,在阻力位或支撑位附近人为地制造假突破,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