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等待一次暴跌”是水皮在杂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的一句话,后来被网络编辑们摘出来做成了标题,变成了流行语,所以难怪和讯的编辑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是不是又到了满仓等待一次暴跌的时候了?
水皮是怎么回答的呢?
一句话,顾左右而言他。
为什么这么不痛快呢?
要弄清楚现在是不是满仓等待一次暴跌(实际上是最后一跌)的时候,必须先搞清楚当初水皮提出这个概念时市场的点位和态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写于6月底,发表于7月2日改版的《华夏时报》第一期。当时市场的点位是3800点附近,市场处于“530暴跌反弹之后的二次探底过程中,投资者心态极不稳定,悲观的看法是上证指数要跌到2800点甚至2400点。水皮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牛市意志不坚定的典型表现。尽管水皮一直认为3500点之上70%的股票不但不会上涨反而还会下跌,但是对指数的预期还是相当乐观的。道理在哪里?在于当时蓝筹海归的期待。
海归的蓝筹本身是指标股,而它们在A股市场的同板块弟兄们也是指标股。一方面它们在A股上市将带动指数上扬,另一方面A股已有的指标股的迎新姿态也足以带动指数的上扬。更重要的是,在指数突破3000点拉锯到4300点的过程中,大盘指标股都没有出色的表现。工商银行6月29日收盘价在5.01元不但远低于1月4日的高点6.77元,甚至低于3月29日的5.80元;中国联通6月29日收盘价5.87元,较3月29日的5.62元涨幅有限,和1月4日的高点5.07元相比,涨幅不过15%;中石化是“5·30”之后唯一上涨的大盘指标股,但是7月5日的收盘价也就在13.13元,和1月10日的高点11.23元相比,涨幅不到82%;宝钢股份6月29日收盘价是1元,比1月30日的高点10.45元不过涨了0.55元。总之,在近半年的时间中上证指数从2675点涨到4335点,上涨1660点,涨幅达到60%,而大盘指标股却和如此壮观的牛市失之交臂。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其实,正是大盘指标股上半年的不作为,为下半年指数突破6000点提供了契机和可能。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华夏时报》改版第二期的头版头条的标题就是“2007被压抑的牛市猜想5000点或者6000点,见报日期是7月9日,和“满仓等待暴跌”的预言仅差一周非巧合的是,就在7月5日,上证指数暴跌200点,完成了“530”之后的最后一跌现在的情景和当初正好相反。
和讯的网上直播是在12月19日做的,当天上证指数上涨了105点,报收4941点。这个位置对于上证大盘而言也是二次探底的位置,和讯的编辑如此提问也有道理。
问题在于蓝筹泡沫的破灭会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基金的建仓也有一个过程,恢复元气更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在短期内不可能完成。
工商银行现在的价位是8.01元,和6月29日的收盘价5.01元相比,不多不少正好涨3元,半年涨幅60%;中国联通现在的价位是10.60元,和6月29日的5.87元相比,涨了4.73元,涨幅80%;中石化现在的价位是23.11元,和6月29日的13.17元相比,涨了9.94元,涨幅75%还多;宝钢股份现价16.97元,和6月29日的11元相比,上涨5.97元,涨幅近55%。而同期大盘涨了多少呢?6月29日,上证指数是3820点,现在是5101点,半年之中,上涨1281点,涨幅30%左右因此,水皮的回答是把大盘和指数分开。就绝大多数股票组成的大盘而言,满仓等待暴跌已经没有必要了。事实上,不少股票由于下半年的回调幅度太大,回调时间太长,根本就没有随着指数回落做什么探底动作,已经开始走出底部。而上证指数则由于中石油、中石化和工商银行调整的拖累,很难走出轻快的步伐,再次震荡在所难免。
水皮是个坚定的牛市论者,坚信2008年的上证指数一定会创新高,坚信创新高的力量非大盘指标股莫属,前提是这些大盘指标股必须调整到位,为上涨留出空间。
一个人原地起跳的高度是有限的,要跳出新高度,必须下蹲、蓄力,然后爆发,股市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