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这就是惯性思维。惯性思维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变得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惯性思维常会导致思考问题时出现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这恰是人们在处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一大障碍。有惯性思维的股民在思考问题时很容易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使自己在无形中受到束缚,从而陷人投资思维的僵局。
不妨来看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学者在一棵大树下给他的学徒们讲故事:某五金店里面来了一个哑巴顾客,他想买一枚钉子。他对着店员左手做拿钉子状,右手做握锤状,用右手锤左手。店员给了他一把锤子。哑;巴摇搖头,用右手指左手。店员给了他一枚钉子,哑巴这才点点头。过了一会儿,五金店里又来了一个盲人,他想买一把剪刀。
这时,学者就问众学徒:这个盲人怎样以最快捷的方式买到剪刀呢?
一个学徒说,他只要用手作剪东西状就可以了;其他学徒也纷纷表示赞成。学者笑而不答。
这时候,大树旁边的一个孩子笑道:“盲人只要开口跟店员说要买剪刀就行了。”学徒们一想,果然是这样,因为盲人可以说话,根本不需要做手势。可想而知,这些学徒们都在用惯性思维思考问题。
在股市上,有很多股民总是一相情愿地固守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不愿意改变,因为用过去的模式进行思考总是比较省事。人类都有安于现状的偏好,喜欢让所有的事物维持原样,因为这让人们感觉熟悉、舒适。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即使换一家银行或经纪公司可能会为自己省一大笔钱,也还是愿意和过去的金融服务机构或金融服务者打交道,因为已经与某家金融机构或某位顾问打了很长时间的交道,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办事风格,就不想做出改变。其实,这与忠诚度或者惰性无关,而是源于习惯上错误的安全感。
比如,人们平常去上班,走的是同一条路线,看到的是熟悉的房子、熟悉的街道、熟悉的脸孔,办公室的布置相对稳定,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也是相对稳定的。现在,想象一下你去另 一个地方上班:走的路线是完全不同的,路边的房子是陌生的,更糟的是没人告诉你今天的办公室在什么地方。此时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一定会觉得茫然失措,就像走进了迷雾之中,失去了方向,觉得自己很孤独、无助。股市就是这样的地方,它不会完全地重复自己。股市上的规律和特点都不是完全不变的,它只给你似曾相识的感觉,按这些规律和特点来指引你在股市上的行动。想想每天都要面对未知和疑问,有多少人能长期承受住这样的煎熬呢?
所以,人们喜欢熟悉的事物,尽管有时候会对熟悉的事物产生错误的感觉。例如,球迷总是认为他们喜欢的球队会比其他球队获胜的概率更大一些。同样,股民看好自已熟悉的投资,认为相对于他们不熟悉的投资,它们的收益更高,风险更低。又如,美国的股民认为,美国的股票市场的表现将好于德国的股票市场,而德国的股民认为德国的股票市场的表现会更好一些。同样,员工认为投资于本公司的股票比投资于分散的股票组合风险更低。事实上,这是因为如果投资比较熟悉的本公司,他们就不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有心理上的不舒适感。
对股民来讲,总是要在某些时刻做出某些投资决策,会造成他们在心理上的不舒适感。他们都担心做出错误的决定,并由此遭受损失,因此,他们更容易选择不作为。即使某些投资很不成功,他们也会习惯于继续持有这项投资而错过了其他更好的投资机会,或者懒于选择新的投资组合;在投资股票的种类上,他们总倾向于某-类或几类股票,特别是倾向于自己喜欢的经常做的股票类型。例如,有的股民对某家公司或某类股票比较熟悉,了解其具体情况,在进行股票交易时,无论怎样打转,最后还是会选择自已常做的股票作为投资目标;结果,一次次重蹈失败的覆辙。
在这一点上,虽然有时候股民的心中也明白,但是要想真的做出改变实在太难了。比如,我们经常会发现某只股票的价值高估得厉害,如果让我们买,绝对不干。但对于自已已持有的呢?就会推三阻四,顺着惯性做法继续持有。保持惯性什么事都不做固然更为容易,然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财务状况,那么就到了应该有所了解的时候了,因为保持现状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加富有。
大多数股民在进人股市-段时间之后,都会形成一套自己的惯性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股民的惯性思维一旦形成,也就局限了选股、操作以及对风险的防范。他们在选股时会只钟情于某一小范围的股票,操作上也会延续思维惯性,认为只要拿着好股票,就还能涨,对风险防范也忽视或者麻木了,因为之前的调整都经历过了,这次也一样无所畏惧。
但是,市场往往会出乎股民意料地发生变化。由于思维惯性,股民对市场的反应能力降低,等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市场早已今非昔比了。这种一成不变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股民,他们有时甚至都不顾变化了的客观事实,也要为自己持有某只股票而强调一些貌似合理的理由。然而,我们都知道,股市就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地方。惯性思维方式对股民保持客观性构成了障碍,是人们对变化的一种消极反应,导致股民在股市中总是重复过往、不求思变,对市场的预期和解释变得相当教条化。只有在市场逆我们的预期而行并且带来一些损失之后,我们才可能对原先的信念产生怀疑。
因此,如果想改变这种状况,股民至少每半年就必须重新评估所持有的每一种证券。 不仅是检讨自己的持股和计算账面盈亏而已,而且应该尽可能地以超然的观点重新分析每一种持股。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对于已经投人资金的标的保持客观的态度恐怕很困难,然而,股民应该尝试让自己做到这点。假设某位股民目前拥有某股票100股,股价是90美元,他不应该执著于过去的买进成本,因为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不能改变。当下应该处理的问题是:如果我今天有9000美元,可以买一些证券,我会放弃其他可供选择的几千只股票,仍然选择这只股票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应该卖掉这只股票。不管当初的买进成本是50美元还是100美元,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一般的股民恐怕对此很难释怀。
克服思维定式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通过回顾自已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交易情况和投资成绩,寻找出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当然,要改变一种既成的投资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这涉及改变之前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是在过去长时期内不断重复和强化所形成的。我们的一些习惯是根深蒂固的情绪模式,除非我们不断做出努力,否则这些习惯模式很难发生改变。
在投资中,股民需要放宽视野,从全局出发审视市场的变化,要能够灵敏地觉察其中的变化,同时做出反应,还要不断检查自己的决定,推翻自己的错误想法,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新观点和新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