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探讨
2011年6月,我国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创新高,分别达21.5%和18%。2010年起,央行12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累积上调达6个百分点,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宏观经济基础,探究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的涵义
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该存款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即为存款准备金率。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于1984年,起初用于保障银行支付,防范流动性风险,后来逐渐发展成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通过影响金融机构可用信贷资金间接地影响货币供应量。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需要向央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自主运用资金减少,削弱了放贷能力,进而使整个银行系统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下降。通过乘数作用,全社会货币供应量减少,达到收缩银根目的。相对于其它货币政策工具,变动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猛烈,我国将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常规性货币调控工具,是与我国当前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发展相联系的。
央行频繁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分析
贸易持续顺差和现行汇率制度导致流动性过剩
近年来我国持续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另有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涌入使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持续增加。弹性较弱的汇率制度使我国难以通过灵活地汇率变动解决持续顺差和投机资本流入问题。央行为购买市场上过剩的外汇不得不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导致货币供应量持续上升,流动性不断扩张。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回收多余流动性,防范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地产泡沫进一步扩大
近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的25%左右,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更超过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市场过热迹象明显。当前全国商品房价格指数持续攀升,严重偏离房地产市场应有的发展轨迹。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助减少房地产开发企业可获信贷,抑制房地产泡沫扩大。
物价持续上升,通胀压力加大
近年我国物价水平持续上涨,2011年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持续攀升,7月CPI同比增幅达6.5%,创36个月以来的新高。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急需央行出台有效政策收缩银根,缓解通胀压力,防范经济过热风险。
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导致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应用受限
目前央行实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为国债和央行票据。我国国债发行以中长期为主,居民多将其视为储蓄长期持有,导致国债流动性不足;大量发行央票将使央行承受巨大的支付成本,制约了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能力。
再贴现率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央行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只有商业银行向央行筹措资金时再贴现率政策才能发挥作用。而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会尽量避免向央行贴现窗口借款,仅将其作为紧急救援手段,以免被误认为财务状况有问题。因此再贴现率政策的调控效果有限。
价格工具如存贷款利率调整也具有吸收过多流动性的功能,但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频繁变动利率易引起市场波动和热钱流动,不利于金融体系稳定。因此,存款准备金政策由于其主动性、易操作性以及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能力受到青睐。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上调产生的影响
对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产生较大影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较为单一,过度依赖贷款盈利。频繁上调法定准备金率导致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减少,发放信贷能力减弱,对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地域差别、业务差别将导致超额准备金在各银行间分配不平衡,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中小金融机构、涉农金融机构产生更大影响。为改善此状况,央行于2008年6月起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对实体企业尤其中小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商业银行可放贷资金的减少使企业面临融资困难。有限的放贷资金更大比例地流向盈利稳定、偿债能力高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部分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寻求替代性融资方案,加大了融资成本,影响企业绩效,甚至发生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情况。
综上,存款准备金政策的频繁使用在现阶段具有合理性,是较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工具。然而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应用存在时滞问题,灵活性不足。更为重要,我国现阶段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国际贸易顺差导致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持续增加,央行被迫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因此,需要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使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调整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优化外贸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物价持续上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