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2500点与四年前有何不同?
10月18日,上证综指跌破2500点,创近四年新低,市场恐慌情绪蔓延。A股本轮大跌始于国庆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诱发因素则是国庆期间欧美股市跳水。随后欧美股份连续调整拖累A股节节败退,2500点终于失守。而沪综指上一次位于2500点下方,还是四年前。只是四年前大盘处于自下而上的过程中,而这一次则是处于下降通道。
时隔四年,处于不同环境的2500点关口,应该如何解读呢?
分析国庆后的暴跌,应该从国庆前8个交易日连续反弹说起。连续8天震荡向上,涨幅超5%,重回2800点,一度让部分投资者对反弹抱有很高的期待,但是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却对市场一直保持冷静。9月27日,国庆节前两天,市场弥漫在过节气氛中,但荀玉根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
荀玉根在进门财经路演的时候指出,当时的反弹属于大盘磨底过程中的,月度级别的情绪修复的反弹,大盘还在寻底,现在看来所言非虚。荀玉根对当时的反弹的定位非常明确,从时间角度来说,仅仅是以月单位,从性质来说,只是情绪修复性的。这就决定了一旦出现偶发因素,反弹就会戛然而止。因此,当国庆期间欧美股市大跌的时候,A股投资者过节的心情已经开始悬起来了。10月7日晚,管理层紧急宣布定向降准信息,但是依然挡不住投资者情绪的奔溃,2800点直接失守,随后是2700点、2600点、2500点。
对于触发反弹结束的诱因,荀玉根当时给出了两个,一个是10月份的三季报数据,另外一个就是国外市场。三季报数据还在逐步应验过程中,但国外不确定性因素却率先爆发。
既然判断市场是在一个磨底等待的过程中,那么市场到底在等什么,要磨到什么时候呢?荀玉根认为市场在等企业盈利和资金两个重要的信号,而时间要到明年两会过后。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观点。
我们判断企业盈利的二次探底幅度是比较温和的,主要的逻辑是这次需求回落的幅度也是温和的。如果以名义GDP来刻画的话,大概的判断是,名义GDP也是W型的底部,左侧的底部是在2016年的二季度,增速在7.5%左右。高点是在2017年年底11%左右,现在增速是10%左右。预计未来低点在8.5%左右,在2019年二、三季度出现。盈利的数据可能等到2019年四月份年报、一季报才能确认。
还有一个市场磨底需要等待的信号就是资金面的变量。今年市场之所以走得比较弱,就是去杠杆过程中出现了资金供求关系紧张。以宏观指标来看,M2的增速低于名义GDP,这就相当于资金的供求关系是不及格的。7月底开始政策微调确实让资金供求略微改变,但可能就像从40分回到50分,仍然不及格。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资金供求关系的转折,也就是M2的增速回到名义GPD的上方呢,我们认为其中最核心的变量,恐怕就要等到去杠杆过程中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这个问题解决完之后,才有真正的信用收缩回归正常化。这也是需要等待,有可能要明年两会过后才会有新的政策出来。
或许荀玉根本人也没有想到,反弹结束来得这么快,而下跌的速度来得是这么的猛。当指数跌破2500点,回到近四年低点的时候。这位对市场保持高度冷静的大满贯金牌分析师,又会有什么样的解读和分析呢?10月21日本周日晚20点,时隔两周,荀玉根再度做客进门财经,分享他对市场的最新观点。我们一起期待专业和理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