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需要来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放弃审批、告别父爱主义,走向注册制、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关于证监会主席的两大铁律
证监会主席又换人了。刘士余下,来自工行的易会满上。这再次印证两大铁律:
证监会主席最难当
证监会主席通常来自银行,这次也不例外
早在2011年,时任上海金融办主任的方星海直言:
一行三会首长中证监会主席最难做。为什么呢?
其他三个监管部门的首长通常都不会导致普通老百姓亏钱:老百姓钱存在银行里,多多少少有一点利息的收益;保险产品大部分也是有一定收益的保险产品,也不会给老百姓带来什么亏损。就是证监会主席不好做,搞不好就要让普通老百姓亏钱。
老百姓要不亏钱,股票市场的资本配置要比较有效,同时股价卖的也不是特别高,要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保证普通老百姓投资股票市场有一定的收益。但这两个条件就很不容易做到。
如今方星海成了证监会副主席,想必应该更加感同身受。
此次证监会主席易人,也不意外,市场传言已久。有几大合理的理由:
A股几度跌破2500点,几乎引发强制平仓的系统性风险,也对中美贸易谈判产生了不利影响,倒逼高层介入喊话;
股市融资渠道迟迟不能打通,严重影响了“去杠杆、防风险”的国家大局;
2018年11月提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鉴于之前创业板的教训,此次科创板改革不容再次浪费机会。资本市场搞不好是说不过去的
长期以来,资本市场的发展低于社会预期:
第一,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相比,投资者却无法通过资本市场分享经济红利。股市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割韭菜”。
第二,2017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比只有7%左右,2018年反弹至13.6%,但依然低于2016年的26%,更是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水平。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不仅导致银行债务融资居高不下。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短板,直接制约着去杠杆的进程。”
第三,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创业和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对创新型企业而言,“风险投资+IPO”是最符合规律的融资方式。但是资本市场IPO却一直是走走停停。2018年大量风投甚至出现募集资金困难。如果资本市场不能为创新企业提供顺畅的上市渠道,谈何服务实体经济?证监会要有改革担当
问题的根子在于证监会的越位与缺位。一方面证监会沉迷于对拟 “选美”而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对市场监管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资本市场改革无疑是艰难的:社会关注度高,舆论压力大,利益格局复杂。要摆脱困局,证监会必须下决心“摆正自身位置”,不要顾此失彼、“行为紊乱”,导致证监会本身成为市场不确定性的制造者。
借用证监会原副主席高西庆的话说:
证监会需要来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学会敬畏市场、敬畏法律与规则、告别“父爱主义”,让市场的归市场,让上帝的归上帝。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改革者要有担当,甚至有自我牺牲的勇气和境界。
只要敬畏法律、敬畏市场、严厉监管,中国股市一定能摆脱低水平重复,成为创业创新的加速器、成为经济转型的福音、成为价值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