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供需以及商业竞争是一种客观现象,但想要准确的判断却非常困难。困难的关键在于投资的判断都是关于未来,所以投资的本质其实也是对未来的前瞻。这既是投资最困难的地方,也是投资的魅力所在。
引用《中国好声音》的例子。这个2012年大红大紫的节目在制作之初却并不被看好,节目冠名权的销售迟迟没有进展,其中某国际大企业下的商业评估团队一通精心计算后觉得节目没戏放弃。而加多宝却经过与节目组一顿饭的沟通时间就敲定了合作。
当然,一个案例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但这种现象放在证券市场中却并不鲜见。
1992年,做房地产的万科的营业收入不过6.6亿元(还是集团收入),苏宁电器2001年的梢售收入也就是16亿元多。而今天,做小小纽扣和拉链的伟星股份差不多也要有18亿元的收入了,万科和苏宁的悄售额更是突破了1000亿元。
图1伟星股份与某企业的净利润比较
可见,如果不具有对其商业前景的超前认识和前瞻性,怎么可能把握住这种投资机会呢?
我们再看看巴菲特的例子,以其最为著名、为其赚得最多账面利润、同时也是在其持仓中长期处于第一重仓的可口可乐为例:1988年时,巴菲特以14.5倍的PE, 5倍的PB买入(当年每股收益是0.36美元,买入均价5.22,美元、每股净值是1.07元),如果纯粹从格雷厄姆的角度衡量,不但不便宜甚至可以说很贵了。要知道,当时美国的国债利率就有10%左右,而可口可乐的股价在过去几年已经上涨了4倍,且市盈率相比市场平均水平要高出30%左右。这个估值水平即使在今天的A股也并不便宜了(2012年11月全部A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0倍出头,不到2倍)。如果不是对其前景具有很大的信心,不是前瞻到了其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巴菲特的这个经典之作显然不可能上演。
这样说,也许有人认为“前瞻”仅适用于发掘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伟大公司,但这并非事实的全部。就算是最典型的“捡烟蒂”式投资,难道其本质不是前瞻吗?正是前瞻性地认识到了当前极度低迷的情况已经不可持续,认识到了市场的极度恐惧已经掩盖了其未来可能的改善前景或者低于了其安全资产的现值,所以才具有投资价值。所以我认为逆向的本质实际上还是提前认识到事物某种回复性的规律或者是某种未被当前市场察觉的、必然的发展方向。
一份资产能够仅仅因为大家都在抛售就去买入吗?不能。投资者必须分析认识到了这种抛售已经超越了其价值,光这样还不行,还必须确定这种价值未来大概率地能够回归。所以,这时的所谓逆大众而行动的表象下其实是在大众的恐慌迷乱中提前认识到了其价值运动的未来轨迹。如果仅仅强调逆向,则就很容易掉入“为了逆向而逆向”的极端。只要“足够逆向”就一定能胜出吗?香港股市上有大最无人问津的低价股,如果我们抱着“没人要所以我要”的心态去就可能踩上一堆老千股。
让我们看看被公认为逆向投资大师的邓普顿是怎样做的,《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约翰(邓普顿)对未来有种特别的偏好,因为他能够把重心放在长远的前景上,而对当前流行的观点不予理睬。这种专注于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而不是根据当前事件采取行动的能力。正是成功投资者和平庸投资者之间一道清晰的分水岭。
1939年的美国股市正笼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下。美国的经济复苏遭到市场质疑,投资者认为美国将进入衰退而纳粹即将摧毁现代文明。美国和欧洲的股市在短短12个月内下跌了49%。而邓普顿却在冷静的观察局势,他认为美国也将被拖入战争。进而他得出结论:美国的工业企业将会因此受到大力推动,即使是最普通而无效率的企业都将从即将到来的大生产中获得极大的收益。这些断并非灵光一现,而是来自于他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局势的发展和战时美国经济的历史研究。根据这个利断,他向前任老板借款1万美元用以购买美国两市交易的所有1美元以下的股票。最后事实印证了他的判断。美国卷入战争,而各种工业材料和物资的需求激增。由于这笔成功的投资,1年之内他的借款就还清了,随后的几年他的投资翻了3倍。
从这个案例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公认的逆向投资大师的邓普顿的思维方式。惨烈的价格下跌只是引起他关注的原因,但真正支持他下决策的关键则是前瞻性地认识到了未来大概率会发生的转折。如果说作为整体的局势判断证明了他的前瞻性思维的话,那么其中一只股票的选择就更让人叫绝。
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公司是他这次行劝的持仓之一,并且以3900%的惊人收益被称颂。但当时摆在邓普顿面前的并不只有1家铁路公司可供选择,为什么恰好要选择这家几乎是当时业绩最差的濒临破产的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呢?一方面在于邓普顿之前“哪怕是最差的公司也将受益”的基本判断,但更重要的是根据细致的历史研究,他发现平时效益良好的企业在战时可能会被政府课以高达85.5%的税收。
因此,像当时业绩很好(该公司50年来从未亏损过)且价格便宜(同样受到大市一个月内基跌49%的负面影响)的诺福克西方铁路公司被他排除在买入的清单之外,最后事实果然如此!这种惊人的洞察力甚至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商业前景的判断上了,其政治利断之老练更让人印象深刻,并且进一步证明逆向投资的内核依然在于前瞻性。
由这些案例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芒格这位当今最具智慧的投资家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知识往往来自于对历史和哲学的学习,而不是金融专业课堂上的那些课本知识和专业理论。
在《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的最后部分,这位便宜货猎手发出如下忠告:“现在以长远眼光选择股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史加有利。过去,他主张以未来5年的每股收益作为基础计算市盈率,但到了2004年后期,他又强烈建议将估算的时间延长到10年……因此,如果要预测一个公司长达10年的前景,便宜货猎手就不得不仔细思考这个公司在市场上的竟争地位。简而言之,便宜货猎手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去利断一个企业相时其竞争时手所具有的竟争优势。”
显然,即使在最伟大的逆向投资者和便宜货猎手看来。价格便宜也只是投资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保持“向前看”的习惯和注重“竞争的影响”才是更加本质的决策因素。虽然从投资这个游戏的根本特点来看,概率才是最本质性的特征,但企业投资毕竟不是玩彩票,提高胜率的关键还是靠前瞻性的把握价值所在。特别对于“长期持有型投资”模式。我认为前瞻性和洞察力是安全边际的最重要因素,没有之一。因为在长时间跨度下错误可以毁灭一切。不具有这种前瞻力,当然也可以做投资,但不要去“长期持有”。任何原则都是有边界条件的,不在一个边界条件谈原则往往是僵化教条的。
当然,我无意无限夸大前瞻性这个词汇的意义。投资这个世界里的规则就是这么有趣,很多东西都有道理,但如果你将这个道理推导到一个极致。或者以一个道理去排斥其他的道理,你会发现这个原本有道理的东西会慢慢地将你推入绝境。
简单讲,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前瞻未来,活在当下”,既要努力看清未来发展的轨迹,又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不为仅仅是可能性的美妙未来提前支付昂贵的入场券。企业的基本面分析必须同时发散到3个视角,既“市场的本质、商业的本质和投资的本质”。只推崇其中的任何一个而忽略其他,都会为投资分析带来潜在的风险。从市场的本质,“供需“来理解一个行业长期的发展态势和最终的格局,从商业的本质“竞争”来理解这个行业的根本决胜要素以及产生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能力,再从投资的本质“前瞻”来衡且市场对他们的认知和预期是否产生了足够吸引力的偏离度,这三者环环相扣才有利于我们用全面的视角来审视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