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到了拥有护城河的几种情形,包括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和成本优势以及规模优势。如果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寻找拥有护城河的企业等着以合理价位进行市场交易,然后在永久锁定这些聚宝盆,凭借他们的竞争优势让财富滚滚而来,那么投资也未必过于简单,因为现实的世界永远都是在变化,所以护城河也同样面临着变化,护城河同样面临减弱,甚至被击破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投资的企业,假如你能尽早发觉竞争优势出现衰退的型号。这样就可以减少失败投资带来的损失,或者提前锁定投资实现的收益,从财务的角度来讲,如果一旦毛利率开始降低,那么就要分析原因,是否竞争优势出现弱化趋势。所以,要实时跟踪一家公司的财报,察看这家公司竞争优势是否出现弱化的迹象。
有几种情况容易造成护城河被破坏。
一、技术变革危机四伏
技术变革对技术创造性企业护城河的破坏性,甚至比对技术销售型企业的破坏性还要严重,侭管技术创造性企业也许不认为自己持有科技股。
技术落伍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传统胶卷市场如日中天的柯达公司,但是到了数字技术时代却不得不为生存苦苦挣扎,最终我们可以看到了故事的结局,柯达申请破产,传统的胶卷,最终被数字技术完全替换,尤其是当手机已经普及数字摄影功能之后,柯达的销量更是每况愈下,最终只能破产。类似的像日本的一些数码胶片奥林巴斯等等都是有这样的一个被替换的一个过程。同样的互联网也是扼杀了长途电话业务,人们开始使用微信来进行电话,通讯联系完全取代了过去的长途电话。这对于长途电话运营商来讲,无疑是减少了巨大的现金流来源,因此也造就了新一代的互联网巨头腾讯。所以这里面有一个观点就是技术变革的一个优胜者,常常是建立新护城河的创立者,而失败者车是护城河被攻破的一方。所以,作为投资者,要观察到底是哪一方获得了竞争的胜局。甚至出现刚开始的趋势初期,就能够有所察觉。
二、行业变迁
正如技术变化会破坏曾经的强大的护城河一样,行业结构的变迁,也会给企业的竞争优势带来永久性破坏,值得警惕的常见变化,就是分散性客户群体的结合。
我们看到当年沃尔玛和相关大型连锁零售商的出现,导致消费品生产商的运营继续出现的变化,使得一些早期的夫妻百货店和一些五金店的一些败落。侭管他们当初也是有巨大品牌效应,然而历史常常是在重演。当年的颠覆者沃尔玛超市等传统零售商到了21世纪电商崛起时代,又被电商巨头亚马逊阿里巴巴等节节进逼,它们的业绩下滑,门店关闭,竞争优势明显衰退。巴菲特自己也承认当年投资沃尔玛之后,在目睹亚马逊电商崛起的时候却没有及时投资而后悔。对于行业和社会变迁而带来的企业竞争优势的变化,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这就好像一句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百天”。
三、破坏性增长盲目多元化
某些增长可能会侵蚀企业的护城河,实际上当一个企业在没有护城河的领域,寻求增长时,往往是在给自己竞争优势自掘坟墓。这种有一些类似于盲目多元化发展。盲目多元化会恶化自己的竞争优势,导致最终失败的企业实在是举步不胜数,当年的春兰空调、巨人集团,现在的乐视网等都出现过这样的深刻教训。
但一个企业过度投资与缺乏竞争优势的业务时,也许就是自己亲手在填平自己辛辛苦苦挖出来的护城河。
四、客户说“不”的时候。
如果一个可以经常提价的企业,开始在客户面前示弱,这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公司的竞争优势,可能出现弱化。比如一些软件公司之前可以收取维护费,但由于第三方公司崛起,不敢再征收维护费。这一旦形成趋势,便会减弱公司的盈利能力,降低他的护城河。
失去了护城河也就失去了护身符。预测非常难,预测未来更难。这恰恰是我们在估计一个企业竞争优势,持久性是最真实的感受。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未来才会掩面过来,让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是我们就必须重新思考企业的护城河到底是秋豪无损,还是不可预料的逆转,已经对企业的竞争优势造成永久性破坏。
技术变革可以破坏企业的竞争优势,但靠技术谋生的企业比销售技术企业更担心,因为技术的变革的影响是不可预见的。
如果一家公司的客户群日趋集中,或者某个非理性竞争对手,已经不再把赚钱单位目标,这就说明企业的护城河已经危在旦夕。
增长并不总是好事,因此一个公司最好还是把主业赚来的钱返利股东,而不是投入连自己都心里没底的不具备护城河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