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与价值的结合分析
连结股票价格与价值的力量既不可避免也不会改变。长期以来,标准-普尔500工业公司的增长率始终低于那些商业公司;标准-普尔500商业公司的增长率始终低于美国经济产出的增长率。因此,如果假定股票价格取决于收入增长,而收入取决于销售增长,销售取决于经济产出增长,那么股票价格绝不可能长期以高于经济增长率的速度上涨,但实际情况恰恰如此。自1994年第四季度起至1999年末,美国经济产出大约增加了1万亿美元。相反,股市价值同期内增长了6万亿美元。可以预见股票价格增长速度不可能长期高于公司收人增长幅度。最终必然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其一,股价回落至收入趋势线,其二公司收入加速发展。2000年时,显然华尔街认为后者将会出现。投资者们对微软、思科系统公司及通用电子公司的估价就像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一样。一个此前从不知名的公司阿里巴公司的价值甚至被高估至250亿美元,这还不算它没有任何具有现实意义的收入。这一价格甚至高于苹果电脑公司。夸尔电讯公司在股市上的估价几乎相当于其销售收人年增长47%。
当你理性地思索这些对比,你就会感到极为荒唐。标准-普尔500公司的总市值永远不会超过整个经济规模。这是詹姆斯·托宾(JamesTobin)于1969年提出的定理。当时他提出一套如今仍然闻名遐迩的对比股市价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比和资产替代成本的比例关系。运用托宾的方法,美国全部资产的股市价值超过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自1929年以来这种现象还是首次出现。为标准-普尔500股票支付高价的投资者与那些为影星支付5000万美元片酬而票房收入只有2000万美元的电影公司一样没有理性。
股票价格最终会回归其价值,巴菲特在多种场合强调过这一点。让我们回到60年代中期,当时的分析家认为IBM公司将会以15%~16%的速度持续增长。如果这一预期得到实现,到1999年末IBM公司的股票市值将超过6120亿美元,占美国全部经济产出的7%;IBM公司的收入将超过微软公司的15倍。80年代中期,加州的房地产行业价格一年内增长到原先的3倍,但最终房价还是回落至其价值的长期趋势线上。
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指出投资者所面临的最大的陷阱就是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价格与事实的背离,就是从众效应(“我买是因为大家都买”)。如果你希望通过预测他人的交易而致富,“你必须力图去设想无数的他人都想达到什么月标,然后在市场上做得比你的竞争对手都好。”格雷厄姆1949年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