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指出:“市场中的基本运动通常都包含着一次至少达到其3/8规模的反向作用的次级运动,这似乎是个事实。”
道氏对于基本运动与次级运动的比例关系的描述是符合周期理论比例原理的,即时间周期长的波动幅度要大于时间周期短的波动幅度。也就是说,尽管次级运动有时候波幅非常剧烈,但是波幅再大也不会大于基本运动的波幅。因此,牛市中的所有逆向次级波动不会跌去排在它前一个顺向次级运动的升幅。
尽管道氏估计与基本运动反向的次级运动持续时间为40~60天,然而随后的经验表明这个上限很难达到,个别时间甚至达不到40天。不过,我们要从中体会道理,不能教条地理解道氏所说的具体数值。
雷亚对大多数次级运动的折返幅度和时间做过统计,约为前一个基本运动方向波段的1/3~2/3,持续的时间则在3个星期至3个月之间。对于历史上所有的次级运动来说,61%的折返福度约为前一个基本运动波段的30%~70%,65%的折返时间介于3个星期至3个月之间,如果时间延长,98%介于2个星期至8个月之间。
因此,雷亚给次级运动下的定义如下:
次级运动是牛市中重要的下跌走势,或熊市中重要的上涨走势,持续的时间通常在3个星期至数个月之间;在此期间内折返的幅度为前一次级折返走势结束后之甚本运动幅度的33%~66%。次级运动经常被误以为是基本运动的改变,因为牛市的初期走势显然可能仅是熊市的次级运动,相反的情况则会发生在熊市初期的顶部。
据后来的道氏理论家统计,截至1989年10月,“工业指数”与“运输指数”历史上共有694个次级运动(包括上涨与下跌),其中仅有9个次级运动的期间少于2个星期。
在雷亚给出的次级运动定义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形容词是“重要的”。一般来说,任何股价走势如果起因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而不仅是技术面的调整,而且其股价变化幅度超过前一个基本运动方向波段的1/3,才称得上是“重要的”。
不过,我们很难找到股价波动幅度与基本面发生事件的性质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为许多很重要的事件并不足以导致次级运动,反之,有些很小的事件确有可能产生次级运动。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过,那些“很小的事件”很可能是压倒骆驼的那根最后的稻草。
原始的次级运动被认为是沿着基本运动方向演进中产生的重要回撤,它们可以是在一个牛市中发生的中等规模的下跌或回调,也可以是在一个熊市中发生的中等规模的上涨或反弹。正常情况下,它们持续3周时间到数月不等,但很少有更长的。一般情况下,股价回撤到沿基本运动方向推进幅度的1/3~2/3。然而,我们必须注意:这个1/3~2/3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它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大多数次级运动都在这个范围之间,其中许多在半途就停止了,即回撤到前面基本运动推进幅度的50%左右。
尽管回撤幅度很少有少于前面基本运动推进幅度1/3的情况,但是也有些时候的次级运动由于幅度太小而几乎看不出来。由于日常波动是构成次级运动走势的基本结构,所以98. 7%的情况下,持续的期间不超过2个星期(包括假日在内)。如果我们只考虑波动的幅度,那么日常波动也可能严重到构成一次次级运动的幅度。因此,从现象上看,日常波动与次级运动之间的差异未必非常明显。
不过,我们至少有两个标准用以识别次级运动:任何与基本运动方向相反,持续至少3个星期,并且回撤到上一个沿基本运动方向股价推进净距离《从上一个次级运动的末端到本次开始,略去小幅波动部分)至少1/3幅度的股价运动。即可认为是次级运动。
股价的变动速度是另一项明显的特征。相对于基本运动而言,次级波动有暴涨暴跌的倾向。由于基本运动是对应经济(通常为3~4年)活动发展周期的股指走势,所以不符合这一条件的重要波动可定义为次级运动。
次级运动的存在,在客观上起到减压器的作用,是股市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基本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次级运动对供求关系的失衡状态起到调节和制衡作用,从而使基本运动的发展过程不致由于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而中断。因此,汉密尔顿认为次级运动对基本运动起到自我调节的作用。
在牛市中,次级运动相当于安全阀。可以释放市场中的超买压力;在熊市中,次级运动相当于为锅炉添加燃料,以补充超卖而流失的压力。因此,雷亚将次级运动比喻为锅炉中的压力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