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巴菲特能够成为股神?为什么索罗斯能够成为金融巨鳄?为什么同样的市场他们就能够脱颖而出?
这些为人所知的成功背后,是否有普遍规律?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好奇,也是所有交易者苦心钻研的问题。
大多数的投资者初入市场时,都要经历一段艰苦而又漫长的学习期,巴菲特和索罗斯也不例外。早在1956年巴菲特创办合伙公司前,他就已经从20年的储蓄、投资和研究企业以及资金的经历中学到了很多;同样的,1969年索罗斯创办双鹰基金前,他就已经用了17年的时间来锻炼自己的投资技能了。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同样是世界著名的投资者,巴菲特和索罗斯虽然投资方法不同,但两人对于市场本质的看法却是相同的,故而,在投资思路、决策过程等方面都有着一些相同之处……
▌自信才能所向披靡
与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以及软件大王比尔·盖茨不同的是,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以一个纯粹的投资者身份成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在市场里气定神闲,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投资理念引来全世界投资者们的羡慕和叹服。
巴菲特是自信的:“我始终知道我会富有,对此我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怀疑。“对待交易,他向来都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正是自信练就了他敢作敢为的魄力。与巴菲特一样,索罗斯在交易中一旦觉得自己正确,且坚信市场趋势不可逆转时,就会大胆投资,绝不退缩。正是这种自信,使他们相信自己理应成功,理应赚钱,他们在控制着自己的命运,正是自信才能所向披靡。
▌灵活变通的思考方式
在投资市场上,最大的确定性就是未来是不确定的,要想在投资中成功,就要在不确定中不断地质疑、独立地思考……巴菲特曾有40年的时间并不看好航空公司和铁路公司的投资,然而在2014年,他发现铁路的运输成本远低于其他运输成本时,便立刻以260亿美金收购了美国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运输公司的77%的股份,而后还大举买入了美国四大航空公司。
而我们常常听到的索罗斯的一句名言:“市场永远是错的。”从他的反身性理论来看,其真正的含义或许就是“我们对市场的理解永远是错的”,市场作为整体,永远包含比个体多的信息,我们的个体意识,作为整体意识中的一份子,是永远无法完全认识到整体的意识。市场一直在根据我们的预期不断变动,而我们的预期又在市场的变动中不断变化,只有灵活变通地跟随趋势,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动作。
▌专注于自己的投资领域
巴菲特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专注”。施罗德说:“他除了关注商业活动外,几乎对其他一切如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等全都充耳不闻——因此他能够专心致志追寻自己的激情。” 对于索罗斯而言,他的投资范围是远期和即期的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平时的交友范围就是欧洲各个国家的政要、政策制定者和显贵,也正是如此,使得他在自己专注的领域里一直保持着信息优势。
专注不仅是做事情成功的关键,也是健康心灵的一个特质。当注意力全集中到某事物上时,你就会与所关注的事物融为一体,不被其它外物所吸引,不会萦绕于焦虑之中。
▌从不分散化投资
对某一投资对象,巴菲特和索罗斯总是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其中,巴菲特的惊人成就就是靠集中投资获得的,他只会重点购买自己选定的六家大企业的股票。而索罗斯也是一样,他总是用大投资创造远高于其他投资潜在损失的巨额利润。
反观分散化策略,我们做一个假设,你的手中持有多家公司的少量股票,就算其中的一只股票疯涨,由于你的持有量较低,所以你的总资产发生的变化可能并不会很大。
▌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市场中,生存就是保住资本。在积累了数十亿美元的财产,生存已经明显不是问题的时候, “他仍然在不停地谈论生存问题”索罗斯的儿子罗伯特回忆说。对索罗斯来说,一笔投资损失,不管是多么小的损失,都像是退向生活“底线”的一步,是对生存的威胁。对于同样厌恶风险的巴菲特来说,钱赚来了就该保存起来,永远不能失去或花掉,保住资本是他的个性和投资风格的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巴菲特和索罗斯在考虑一笔投资时总是会先问:我怎么才能保住我的资本?事实上,在做出投资决策的那一刻,他们甚至可能不会想到这个问题。一般来看,保住资本就是不赔钱。它被看做一种限制性策略,会限制你的选择。但对于巴菲特和索罗斯而言,他们重视的是长期效益,而不会把他们的每一笔投资都看成离散的、个别的事件。他们关注的是投资过程,而保住资本是这个过程的基础。保住资本已经内化到了其投资方法中,是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的依据。
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有他们自己极为详细而又独一无二的投资哲学,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是他们事前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的表达。在他们深刻思考每一项投资之前,他们不会投入一毛钱。而他们的投资哲学也给了其一种强大的精神优势, 能让他们在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失去理智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