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聲稱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可以有效降低系統風險,透過這類交易讓原本無法承擔特定風險的人可以將風險移轉到他人身上,這些人相信衍生性金融商品成為穩定經濟的力量、讓商業交易得以遂行同時降低個別參與者的變數,就個體層面而言,他們的說法或許確是事實,就像是在Berkshire,我有時也會搭配一些大規模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好讓某些投資策略得以遂行。
巴菲特
然而查理跟我本人認為,以總體經濟的角度來看,這卻是相當危險,而且風險更有日益加重的趨勢,大量的風險,尤其是信用風險,目前已逐漸累積在少數幾家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商身上,而且彼此的交易更是相當頻繁,這使得一家公司在發生問題後,將很快地傳染給其他公司,到最後這些交易商將積欠非交易商的交易對方鉅額欠款,而這些交易對方,如我剛剛提到的,由於彼此關係過於緊密,將導致一個單一事件讓他們同時出現問題,(比如說電信產業的崩潰或者民間電力事業的價值大幅減損等),關聯度過高-在問題浮現時,便有可能引發系統性的風險。
就像是1998年大量從事高槓桿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避險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就搞得大家焦頭爛額,最後使得聯準會不得不火速施出緊急援助,在後來的國會聽證會中,聯準會官員坦承當初若非他們介入,這家名聲響亮但僅有數百名員工的神祕公司LTCM,很有可能對於美國資本社會的穩定造成極嚴重的威脅,換句話說,聯準會之所以甘冒大不諱打破慣例介入干預,完全是因為主事者害怕類似的事件會發生在其他金融機構的身上進而引發骨牌效應,而這次的事件雖然導致大部份固定收益市場一度癱瘓達數個星期之久,但個人認為,這還不是最壞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