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白话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1.这话很有道理。2.这话说了等于没说。3.很有道理的话一般说了等于没说。4.说了等于没说的话一般很有道理。5.如果你知道别人什么时候恐惧和贪婪,这话很有道理。6.如果你不知道别人什么时候恐惧和贪婪,这话说了等于没说。7.恐惧和贪婪在市场中的直接体现就是估值。恐惧时,估值水平低;贪婪时,估值水平高。8.所以,在估值低时贪婪,在估值高时恐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本金安全性是每个投资者必须关心的。对冲基金经理们常说的“留在游戏中,别出局”其实也是此意。投资者需区分两种风险价格短期波动的风险和本金永久性丧失的风险前者只会短期没柴烧,后者才会让青山不再,人们往往过于关注前者而忽视了后者。
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有人认为买股票就是买未来,喜欢二鸟在林,有人认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喜欢一鸟在手。两种方法都可赚钱,只是风格不同而已。现实中,投资者对未来成长常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而对于现有价值视而不见,导致估值失当,这才造成了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现象
国家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中把国家竞争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生产要素导向阶段(依靠资源或廉价劳力);
2.投资导向阶段(大规模产能扩张,政府起主导作用);
3创新导向阶段(政府应无为而治);
14.财富导向阶段(社会已富足,强调公平而非效率,社会价值挂帅,实用主义减弱)。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阶段2与阶段3之间有着极高的门槛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实现成功跨越的国家只有日本和韩国。意大利是个例外,直接从阶段1跳跃到了阶段3,当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创造阿玛尼和兰博基尼的基因,因此参考意义不大。在阶段1,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独占和价格竞争;在阶段2,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规模经济和产业链集群,所以现阶段国企的强势和民企的弱势也是形势使然。但是,要想进入阶段3,必须让民企成为创新的主体。回顾各国发展史,政府主导的创新鲜有成功先例。
网络上不少人喜欢以阶段4的欧美国家为参照,把处于阶段2的中国经济和社会说成一团漆黑、一无是处,其实,我国社会经济在这个阶段遇到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发达国家在阶段2都经历过,没必要妄自菲薄,对未来失去信心。
中国处在阶段2,美国处在阶段4,发展阶段不同,从经济结构(投资vs.消费)主要矛盾(做蛋糕vs.分蛋糕)到社会的价值取向(强调效率强调公平)都不同,但有些人却把中美差距简单归因为中国的国民劣根性,有失偏颇。古人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其实是很深刻的。有些人认为中美体制不同不可比较,那我们就看看印度的例子。印度和美国样有民主制度、司法独立、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印度的腐败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现象比美国多得多,背后的原因还是社会发展阶段的差距。蛋糕不够大时,怎么分对一部分人都很不公平。山寨行为也是阶段2的常见现象,美国也经历过。1903年,可口可乐从配方中去除可卡因后,仿冒者开始盛行。仅在1916年,美国就查封了163家可口可乐的假冒产品,包括许多“康帅博”式的名字ColoColo,Candycola,CanoLa等。宏观上从城市化比率、人均GDP、经济结构等指标,微观上从企业竞争力、技术进步和全球产业链分工等角度上看,中国整体处在阶段2中期。分区域看,北上广深开始进入阶段3,东部沿海在阶段2中后期,中部在阶段2前期,西部还在阶段1。
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从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以及主要消费品保有量来看,中国大致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韩国(见表61。但考虑到中国的经济总量和东西部差异,20世纪70年代初的日本和20世纪80年代初的韩国经济对我们也有启发。
表6-1中日韩发展程度对比
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经历了刘易斯拐点、工资暴涨、消费占GDP百分比提升、出口向内需的转型、城市化接近尾声后投资增速下降、经济增速从9%减半至4%-5%等一系列目前众多悲观者担心中国经济即将面对的问题,但是日本股市的牛市在此之后又持续了15~20年。国际分工是大趋势。回顾过去几十年,投资银行多是美国和欧洲的,大飞机的制造是波音和空客,工程机械是卡特彼勒、小松、斗山,快餐就是美国那几家,奢侈品基本上是法国意大利,资源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分析任何可贸易品行业,都要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看这个行业是否有比较竞争优势。
为什么巴菲特买的多是消费和金融股?因为最能代表美国竞争力的就是像可口可乐、宝洁那样的消费品公司和像高盛那样的金融巨头。日本、韩国这样以制造业起家的国家,历史上很多牛股就出在机械、家电、汽车等能代表其国家竞争力的行业,如丰田、三星等。什么行业最能代中国参与世界竞争呢?能代表中国参与世界竞争的行业应具备如下特点:本土市场巨大;横向已形成国内寡头垄断:纵向已实现产业链整合;相比国际竞争对手具有显著的规模和性价比优势(品牌和渠道优势目前还谈不上b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已经进入寡头阶段。如果还指望新兴中小企业能够与国际寡头竞争,就好比相信渔船舢板能挑战航空母舰。国家政策应有意识地支持中国的民营寡头成长为世界寡头,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广告、法律、咨询、设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才能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伟大企业是竟争而不是补贴出来的,因此在自由竞争阶段不应该对新兴行业的中小企业补贴;通过市场竞争产生民营寡头后,说明“内战”打完了,胜利者要代表中国参与“外战”了,这时国家对民营寡头在跨国并购、进出口信贷、国际渠道建设和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等多方面的支持是必要的。
许多人热衷于研究美国,其实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美国根本就不是一个路数,日本、韩国的产业升级道路才是中国应该走的,转型必须依靠和发扬既有优势,而不是好大喜功地超前发展所谓的新兴行业。本来打兵乓的人看到别人踢足球赚钱更轻松,就草率决定转型踢足球,令人无语。国际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转型不该由行政力量强推,那样容易对新兴行业揠苗助长、对传统行业自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