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珠林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主要观点
如果按照阶段高点来划分,A股市场在过去20年来基本上遵循3-4年一个周期的波动运行规律。
冲浪在新周期的浪潮中
周期就是一个有趣的重要规律,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活动,不论是群体还是个体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地从相关的周期规律中得到诠释和预测。那些看似枯燥无味的时间序列数据实际上都是各种基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大周期中,人们较为熟悉和关注的是经济周期。作为一个处于发展初期、机制独特、容量巨大的新兴市场,我国面临的周期与西方显著不同:它持续的时间较长,对于主要行业的波动影响较为均衡,但是在每个周期中重点发展的产业和行业具有显著区别。
2010-2011年应当是一个新周期的开端。未来10年内,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新兴产业的成长壮大、各行业的分化整合、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更新换代将刈投融资市场提出巨大霈求,这些周期性题材无疑将创造许多重大的投资机遇。
预计2011—2012年,IPO和再融资额仍将在8500亿—9000亿元之间,企业国内外并购重组业务增幅不低于15%。尽管转型初期的经济增长和股市回报不会太高,但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未来3-5年内经济和市场会再现一轮“艳汇率的强弱转换是大家关注但不一定了解的另一个大周期。尽管美联储二度量化宽松,但2010年年底美元仍然开始走强,这可能就是个拐点信小周期方面首先关注政策周期。在所有经济调控工具中,利率政策最引人注目。自2010年10月起,央行已经开始了20年来第三个加息周期。在中国这样个庞大复杂的经济体系中,要想改变其结构配置和要素价格的运行趋势,不经过2-3年时间是难以想象的;至少到2012年之前,利率再度下调的可能性应当不大,政策偏紧的局面难以改变。因此更多投资机会存在于政府鼓励的产业和行业之中,比如高效农业、环保节能、新能源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
其次是行业周期。求新创新一直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金融危机之后,政府推动结构转型和鼓励创新,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模式成为唯“新”时代的“地标”。
日前看来,A股市场上的新概念行业或企业的孕育期多数偏短,企业前期投入不足,实际成果较少,上市时呈现给投资者的更多是概念与预期。在政策支持与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多数板块提前进入了爆发期,股价显著透支了未来增长。到2010年年底,新概念板块平均市盈率67.5倍,远高于A股市场19倍左右的平均水平;而净资产收益率平均7.5%,显著低于11.5%的市场均值。如果2011年业绩仍然落后,潜在的价格虚高风险就会释放。聪明的投资者懂得避开爆发期的“新星”,认真发掘仍处于孕育期的潜力企业。我们的唯“新”思路仍可延续,但是需要增加“可行”性作为必要条件:新的技术或模式不光要在理论上经得住推敲,更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不光专家说“行”,还要用户说“行”。我们可以概括为:“唯新”主义辅以“行”而上学。
最后是股市周期。除了经济、业绩、政策等因素,造成周期的重要原因是资金进出、投资者情绪转换和更新换代。如果按照阶段高点来划分,A股市场在过去20年来基本上遵循3—4年个周期的波动运行规律;每个周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前一个周期结束时的涨幅较高,随后一个周期结束时涨幅可能较小。
比如1993年至1997年第一季度,上证指数涨幅由143%波动跌至-24%,再攀升至122%:随后周期结束时的涨幅为52%。而在20042007年周期中,指数涨幅由15%跌至-33%,冉猛升全217%,两端严重失衡;既为后面的暴跌理下伏笔,也制约了本次周期的涨幅空间。木次周期大约还有一年时间,虽然难以再现2009年第四季度同比80%的涨幅,但总体好于2010年应该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