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灾背景
二战后到股灾前,伴随着经济周期,美国的金融市场也经历了“繁荣—危机—高涨”三部曲。
第一部曲,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证券市场进入了繁荣阶段。股票指数在20世纪50年代大幅度上升,1966年达到了一个高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接近10010点。
第二部曲,1974年发生石油危机和水门事件,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给美国经济以双重打击。当时物价暴涨,股票暴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73年1月的最高点1016点下跌到1974年底的557点,纽约股票交易所市值下跌了40%。
第三部曲,80年代初期,股票价格开始回升,1982年10月21日达到1036点,突破了近十年前的高点,11月3日达到1065点,创战后最高记录。从此股票指数持续五年上涨,到1986年12月达到18%点,比1982年上升了78%。进入1987年,股票涨势更猛,8月份道琼斯工业指数达到2722点。
与此同时,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也在惊人地增长。1985年,美国负债1075亿美元,成为世界头号债务国。1986年对外债务进一步增加。这一切对不断升温的股市带来了阴影。
(2)股灾经过
①股市崩盘。1987年秋后不久,七国财长在华盛顿聚会。贝克财长再次敦促工业国的伙伴在削减美国贸易赤字上助一臂之力,但日本、当时的联邦德国等国家未予支持。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华尔街股市已经开始大幅波动。
10月14日,外汇市场上美元被纷纷抛售,道琼斯指数下跌了95点;10月16日再跌108点。10月19日,华尔街爆发了当时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溃。当天道琼斯指数下跌了508点,由2246.74点狂跌到1738.74点,跌幅达22.6%,市值损失5030亿美元。当天CME的S&P500指数期货市场上,抛压更为严重,12月份合约暴跌80.75点,以201.5点收盘,跌幅达28.6%。
②危机应对。危机发生后,银行一般会限制向证券公司贷款,这可能导致其中一些公司违约并加重危机。美联储迅速决定提供一切必要的资金信贷,这对于避免危机扩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时芝加哥交易所通过四家结算银行追加保证金。由于保证金出乎意料的巨大,结算银行不愿认可会员公司向结算所的支付,他们要求从纽约的银行实际收到资金。同时纽约的银行听说了其客户的负债传闻而且没有什么时间来具体了解头寸到底有多大。紧要关头,美联储纽约分行的官员打电话告诉纽约的银行要求其确保给结算所会员提供必要的资金信贷,最后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