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业绩预告陆续颁布,但从现实情况分析,业绩雷区却持续上演,发布业绩预减、预亏公告的 数量并不少见,期间还出现了一些我们熟悉的 身影,包括大蓝筹中国人寿等 。
从实际情况分析,商誉减值、资产减值等情况似乎在密集上演,而对于此前逐渐引起市场重视的 高额商誉问题,如今的投资风险也正在加速释放。
商誉本身属于一种不可确指的无形项目,对 的业绩影响并不低。然而,从实际情况中,持续高额的商誉溢价往往会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增长,将潜在的收益提早兑现。但是,对于前期 轰轰烈烈的并购行为,尤其是持续高溢价的并购现象,却给 的后续业绩影响造成了不少的冲击。其中,例如经济环境与产业周期出现了恶化风险、 盈利预期与业绩承诺无法达标等,这系列现象的发生,同样会引发长期高额商誉减值的问题。
近年来, 商誉总额水涨船高,甚至规模级别已经达到了万亿水平。但是,作为一种双刃剑,对于长期持续高溢价并购的 来说,一旦业绩对赌失败或业绩承诺并不达标,将会容易导致商誉减值计提的风险,当 商誉实质性计提减值时,当期的业绩水平也将会受到明显的冲击,有的甚至因此出现了业绩大幅变脸的现象。
在 年报预告密集披露之际,带给市场的,却是批量 的商誉大幅计提减值现象,不少 因此发布了业绩预减乃至预亏的公告,这对市场估值底部的确认还是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密集发生业绩变脸的市场现象,实际上已经引起了交易所的监管问询,期间不排除部分 借助商誉大幅计提减值来实现财务数据的大洗澡,为未来数年 的业绩表现留有发挥的空间。很显然,对于这一操作行为,已然不少罕见的案例,在 密集发布业绩变脸预告的同时,已有部分 开始借助机会实现财务洗澡,将业绩风险一次性释放。
于市场而言,对于 商誉减值的密集出现,或许会对股票市场估值底部的确认带来了一定的迷惑性。但是,换一种角度思考,正因为此前市场的业绩承诺完成率偏低,以往业绩承诺虚高的问题也开始得到了解决,如今 采取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的策略,或许会把市场风险一次性释放,加速利空的释放,但却为未来数年的业绩回升创造了空间。短期利空,对 的中长期业绩表现却未必是坏事。
面对当前的A股市场,政策底部已基本上得到了确认,紧随其后的,则是估值底部、市场底部的先后确认。步入2019年,市场争议较多的,还是A股市场的估值底部确认问题。退一步思考,假如股票市场的估值底部基础得以有效确认,实际上意味着股票市场的市场大底也就基本上接近确立了,这或许是股票市场趋势拐点的重要看点。
如今,虽然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但考虑到经济增速变化以及企业盈利增速变动的不确定因素,实际上股票市场的估值底部根基还是显得并不牢固。然而,在 批量发布业绩预减乃至业绩预亏的背后,实际上有市场加速业绩探底的过程,而对于 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的策略,或多或少有一次性释放利空的迹象,加速股票市场估值底部的探索。
如果说股票市场属于经济晴雨表,那么 股票价格也许就是 盈利能力的提前反应,而从近年来 二级市场股票价格表现来看,却呈现出加速探底的迹象,期间不少 股票价格的累计跌幅达到70%以上,这或多或少提前反映出 业绩大幅波动的风险。但是,经过市场风险的集中释放,尤其是商誉减值风险的大幅释放,这或许会加速股票市场估值底部的探索,并将市场估值底部风险尽快释放出来,这对未来市场的业绩回暖创造出一定的可发挥空间,在市场持续探底、估值底部反复确认的背后,也许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