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证监会发布的重磅规则修订信息引爆市场,《 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版的征求意见稿,拟允许创业板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了。《重组办法》包括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累计首次原则”周期缩短,恢复配套融资等重大利好。在利好政策刺激下,创业板的壳资源成为市场的关注对象,部分低市值、负债少、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等符合“壳”标准的个股成为潜在炒作标的。虽然并购重组迎来松绑,但证监会并非是“任性”放宽借壳上市的标准,对“三高”等突出问题依然从严治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日,证监会宣布就修改《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述《重组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从四大方面对并购重组制度规则予以松绑。
具体来看,《重组办法》包括:一是拟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支持 依托并购重组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二是拟将“累计首次原则”的计算期间进一步缩短至36个月,引导收购人及其关联人控制公司后加快注入优质资产。三是促进创业板公司不断转型升级,拟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四是拟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多渠道支持 置入资产改善现金流、发挥协同效应,引导社会资金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集聚。
换句话说,创业板 无法借壳的紧箍咒将被解除。多位市场人士表示,此次松绑对创业板市场意义重大,有望激活创业板公司的估值上升,增强市场活力,带动股市开启反弹。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并购重组的放松有利于提升 质量,繁荣资本市场。一些原本的经营价值较差的公司可能迎来新生,特别对于国有企业,相关子公司的资产注入,可以提升 的质量。
在各项指标中,取消重组上市中“净利润”指标尤为符合市场发展方向。证监会方面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一些公司经营困难、业绩下滑,更需要通过并购重组吐故纳新、提升质量。鉴此,为强化监管法规“适应性”,发挥并购重组功能,本次修法拟删除净利润指标,支持 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加快质量提升速度。
实际上,并购重组制度松绑自去年开始已经出现苗头。去年2月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IPO被否企业作为标的资产参与 重组交易的相关问题与解答》,其中要求‘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之后又在去年10月将3年的期限缩短为6个月,从这个逻辑来看,监管层是逐步放松的一个趋势。
在利好政策刺激下,创业板的壳资源成为市场的关注对象。有机构人士对创业板壳资源股筛选提出建议,并框定标准,可以通过以下条件,筛选实际具有被借壳潜力的公司:总市值30亿元以下:借壳成本低;18年净利润亏损或接近亏损,19年一季报未能扭转:主营无法维系,且没有扭亏迹象;上市时间大于3年:解禁完毕,也符合借壳上市基本标准;资产负债率尚可:壳较为干净,没有潜在风险;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15%,小于30%,不至于太分散同时谈判难度小;剔除央企国企等。
据统计,截至昨日收盘,创业板总市值低于30亿的个股分别是德艺文创(300640)、川环科技(300547)、新美星(300509)、杰恩设计(300668)、爱司凯(300521)等。另根据新时代证券研究所6月21日盘前整理的数据,目前净资产体量在1亿以上,净利润体量200万以下,总市值15亿以下的非ST公司共有17家。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认为,短期来看,证监会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将刺激市场上涨行情扩散;长期来看,符合产业趋势的并购才会成为主流,2013-2015的并购重组泡沫不会重现。
该研报也指出,取消“净利润”认定标准并不意味着“炒壳”的监管放松。本次公开征求意见,“累计首次原则”计算期间从60个月缩短至36个月,从时间维度放松了借壳上市的认定。财务指标方面,由于壳公司的平均资产规模较小,取消“净利润”认定标准仅为盈利能力较强、资产较轻的公司提供了借壳上市的机会。
虽然并购重组迎来松绑,但证监会并非是“任性”放宽借壳上市的标准。回顾近年来的政策,自2016年6月证监会发布“史上最严借壳新规”,并购重组市场趋向理性,追逐热点、跨界并购的现象明显减少,也为如今放宽借壳上市的标准打下基础。
并购重组有利于 做大做强,提升企业价值,监管层对于支持经济发展、符合产业转型升级、交易过程规范透明的并购重组始终持支持态度。但一些盲目跨界、忽悠或跟风式的并购重组预计仍将受到严格监管,并不会出现政策上的松动。
证监会也表示,证监会将依托“三点一线”监管体系提升并购重组全链条监管效能,对并购重组“三高”(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问题持续从严监管,坚决打击恶意炒壳、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各交易主体归位尽责,支持 通过并购重组提升内生动力,有效应对外部风险和挑战。
(文章来源:投资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