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最热的投资话题,新三板绝对当之无愧排名第一。
从百度搜索指数来看,2013年前,新三板的概念鲜少有人问津。自2013年国家放开对新三板挂牌企业地城上的限制后,新三板的话题开始在众人的视野中“繁荣”了起来。那么,新三板究竟是什么呢?
在讲新三板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它的由来。2000年,为解决主板市场退市公司与两个停止交易的法人股市场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出面,协调部分证券公司设立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称之为“老三板”。
由于在“老三板”中挂牌的股票品种少,且多数质量较低,要转到主板上市难度也很大,因此彼时“老三板”很难吸引到投资者,被冷落多年。
为解决高新园区非上市股份制公司股权流动而存在的政策障碍问题,2003年底,科技部、北京市政府联合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可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的请示》。
2005年11月底,国务院批准实施试点方案。《国务 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2020年 ))若干配套政策》(国发[ 2006 ]6号)中规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工作,启动中关村科技园区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证券公司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工作"。
此时,新三板市场正式形成。数据显示,在2006年至2012年的试点期间,新三板市场总计完成股权融资仅为59笔,融资额合计22亿元。2013年全国扩容后,新三板市场开始快速启动,当年共完成股权融资10亿元,相当于过去六年的一半。
如果说2013年新三板囚融资活跃而进人众多投资者的视野,那么2014年做市商制度的推行,则再次将新三板的发展推上了新台阶。正如在华尔街每天上演的资本故事一样,在中国,现在也正在上演着一场资本的盛宴,而这次的主角则是被誉为“中国纳斯达克”的新三板市场。
新三板在很多地方的确实现了突破,但客观而言,“新三板” 的现状仍难以让人满意,这个被寄希望于成为中国纳斯达克的市场虽然规模发展迅速,但其内部市场结构以及交易层面的流动性问题仍亟待解决。
新三板的行业名称叫作“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它是经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继沪深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服务对象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型企业,为那些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公开转让、融资、并购等相关业务提供服务。
新三板是由三板市场延伸而来的。三板市场起源于2001年“股权代办转让系统”,最早承接“两网”公司和退市公司,被称为“旧三板”。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彼时正式更名为“新三板”。
新三板被寄予了打造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主渠道的厚望,我国的新三板市场建设体系分为扩容、分层和对接三个方面。
新三板市场扩容并形成分层体系后,政府部门为了整合市场资源,进行积极协调和引导,逐步完成了与股权交易所、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的有效对接,最终形成统一监管、集中交易的全国综合场外交易市场体系。
未来新三板将增添更为蓬勃的发展动力,引领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