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港股“烟草第一股”中烟香港(6055.HK)在港交所挂牌,开盘首日,中烟香港股价高开1.84%,随后一度暴涨至20%。
6月13日,中烟香港股价继续追高。截至当日收盘,中烟香港报7.54港元,涨幅40.93%,成交金额10.08亿港元。
港股“烟草第一股”两日上涨55%,28名雇员人均年薪近百万港元
招股书显示,中烟香港成立于2004年,为中烟国际(香港)(下称中烟国际)负责资本市场运作和国际业务拓展的指定境外平台,而中烟国际是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负责中国烟草总公司国际业务的管理及运营工作,中国烟草总公司(CNTC)集团则是中国唯一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从事烟草专卖品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的实体。
业内人士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称,国内烟草公司对产业链上下游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拥有稳定的产品定价体系和盈利能力,但综合市场角度考虑,缺乏弹性化的利润空间。
作为“最强国企”中国烟草总公司的附属公司,投资者对中烟香港的认购热潮相当狂热。此次中烟香港每股发行价定为4.88港元,集资净额约7.35亿港元,最终的配发结果公告显示,中烟香港的香港发售股份数目合计约17亿股,相当于该股公开发售股份数目的约102.04倍。
股权方面,中烟香港由天利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利国际)100%控股,此前公司并没有实质性的业务。
业务方面,中烟香港独家经营业务包括“烟叶类产品进口业务”,其招股说明书称,公司主要从世界各地原产国或地区(如巴西、美国、阿根廷、加拿大、赞比亚等)采购烟叶类产品并向中烟国际出售进口烟叶类产品,以转售予中国卷烟生产企业,公司转售给中烟国际的烟叶类产品采购价基础上加价6%。在“烟叶类产品出口业务”方面,公司是东南亚,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及澳门地区烟叶类产品出口业务的独家营运实体。
2016年至2018年,中烟香港的收入分别约为63.1亿港元、78.07亿港元、70.33亿港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分别约为3.35亿港元、3.44亿港元、2.59亿港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则分别为5390万港元、3.59亿港元和7.58亿港元;毛利率分别为7.7%、6.3%、5.3%;股本回报率则为21.1%、15.9%和18.2%。
中烟香港称,公司2018年收入总额和净利润有所下滑,并非经营性问题所致。其中,收入下滑是由于公司进口和出口业务按净额基准确认代理销售交易收入,此后将取消相关业务代理制;而净利润下滑是由于2018年1月1日生效的250号文规定了有关卷烟的价格下限,造成公司的卷烟出口业务利润空间被压缩。
另外,中烟香港的28名雇员人均创收超2.5亿港元,亦引发投资者热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烟香港在中国香港仅有28名雇员,其中有5名高级管理人员,员工总成本共计约2591.4万元港元,人均年薪近百万港元。按照2018年公司营收额70.33亿港元计算,人均创造营收超过2.5亿港元。
然而,中烟香港当前的“烈火烹油”盛况能否长久,仍是个未知数。
中烟香港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融资将用于扩大东南亚等目标市场的销售渠道并实现多样化,并开展与其他国际卷烟公司的战略合作,以共同探寻和开发新兴烟草市场。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中烟香港的烟叶进口业务营收占比61.7%,其中美国为公司烟叶第二大进口国,有29.3%的进口额来自于美国。
中烟香港称,2018年7月,为回应美国政府对中国1300多种产品征收25%的关税提案,商务部对545种美国产品(包括烟叶类产品)征收25%关税。因此,公司自2018年7月起已停止从美国进口烟叶类产品,2019年自烟叶进口业务产生的收入预期将明显低于2018年。